探究式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王国仁
[导读] 探究式教学模式消除了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理念滞后
         王国仁
         广西靖西市果乐乡大有小学   533817
         摘要:探究式教学模式消除了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单一的弊端,致力于为学生营造活跃、灵动的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发散数学思维、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探究式教学主要以“问题”为依托,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学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问题迎刃而解。教师要充分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要深度开展手脑并用的学习活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运用
引言
         在数学课程中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收获一定的知识。教师要根据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一定的方法以及策略,教师可以创建优质的教学环境,创建生活的情境,探究有效性的学习过程,同时也可以优化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运用到位。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为学生开展多样性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无法使教学活动与时俱进。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意识,导致学生在滞后性思想的影响下难以充分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第二,缺乏良好的教学氛围,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数学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肤浅、片面,导致探究式教学过于形式化,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第三,探究教学难以落到实处,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受限。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运用“题海战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学生很少进行趣味性、创新性探究学习活动,无法对数学知识形成全面认知,也难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计课堂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做好课堂教学导入,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引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于数学内容产生思考,比如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播放天气预报的开头,在其中为学生展示一天中不同城市的气候温度。比如三亚是20摄氏度,南京是0摄氏度,哈尔滨是零下20摄氏度。根据这一方式,做好课堂教学导入,让学生思考从数学的角度上来说,该怎么样来区分零上2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呢?借助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关于负数的知识,带领学生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


         (二)适时点拨和引导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课堂知识,还需要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解题思路,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出正确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比如,“要修建一条长200m的公路,前三天完成了全长的25%,如果要修完这条公路,还需要多长时间?”根据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解题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进而来保障计算的准确性。首先,探析前三天的修建长度以及每天的修建量,随后对剩余的路段用同样的速度来修建,所需时间就是所求答案。
         (三)明确探究内容开展合作学习
         在小学高年段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确保练习题具备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比如,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实际案例,设计数学练习题,也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模拟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小组可能会被一些知识点困住,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度的提点,避免小组合作进入死胡同。另外,教师要把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营造出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最大限度确保教学效果。不仅是要挑选出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教师也要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合作学习意识。比如,教师可以设计组间竞赛,借助良性竞争,引导学生展开合作。
         (四)挖掘数学探究资源
         数学教材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拓展探究问题的类型、内容等,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得到拓展和提升。同时,教师要将探究式教学的资源拓展到教材外,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培养探究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时,教师不仅要充分运用几何图形探究的趣味性来培养学生的数形思维,还要将圆柱与圆锥的学习范围拓展到实践活动、实际生活中,进而培养学生多维探究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实用性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建立学科认知体系,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翠云.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35):78-79.
[2]王丽艳.如何巧用探究式教学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J].科普童话,2019(47):48.
[3]林缅苗.探究式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实践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04):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