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
南宁市银海三美学校 广西南宁 530200
摘要:将文本阅读法与问题导向教学法有机结合,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为例,介绍文本阅读下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实践,以期在有限时间和教育资源的背景下,促进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文本阅读;问题导向;初中生物课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6月23日)指出教育教学改革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南宁市初中生物学科不纳入中考科目,且课程只开设到初二年级。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和年级对初中生物学科的重视程度均不高,课程安排较少,课后时间几乎没有。面对这样的情况,初中生物教师必须探索如何在有限的师资和时间内落实课标要求,优化生物学科教学方式。基于此,将“文本阅读下问题导向教学”引入初中生物课堂,以问题为导向,指向明确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旨在促进生物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文本阅读下问题导向教学将文本阅读法与问题导向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构建主义教学观为理论依据,利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现以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为例,介绍文本阅读下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实施步骤。
一、教材分析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开篇首先简单介绍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然后通过“观察与思考”图片及文字,介绍性状和相对性状;最后通过“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介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
二、学情分析
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学生对于遗传和变异现象并不陌生,对于性状和相对性状也是比较熟悉,但是要用生物学术语说出性状、相对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现有基础以及生活经验,本节学习内容需要记忆不多,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难度中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形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方面)
2.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和语言概括能力。(科学探究方面)
3.通过阅读“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进行讨论和分析,用生物学术语准确描述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科学思维方面)
4.认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感受生命的奥妙,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社会责任方面)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教学难点: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五、教法学法
1.教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观察法、读书指导法
2.学法: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
小调查:家庭成员的特征。(如下图)
(二)课堂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4分钟) 1.多媒体投影:学生课前完成的小调查“家庭成员的特征”;
2.PPT展示明星亲子照片,提问:为啥长得这么像?
3.引导学生总结: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和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思考,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从生活实际引入本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学习(26分钟)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一、生物的性状
阅读课本P25-26,与周边同学合作,完成以下活动,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自己或同学:是否有耳垂?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能否使拇指向背侧弯曲?
2.完成P26的5个讨论题。
师生共同小结:1.性状的概念;2.相对性状的概念。
【自主阅读,交流讨论】
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阅读课本P27-28,与周边同学合作,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2.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
3.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性状与基因之间什么关系?
4.由此推论,你认为生物在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知识拓展】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播放视频:转基因技术 阅读,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图片、自身及周边同学的特征,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以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找出重点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当堂检测(8分钟) 《名校课堂》P68-69 思考、答题 检测评价
成功体验
提炼总结(2分钟) 根据板书说说本节学到了什么 回忆本节 能力提升
(三)板书设计
7.2.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七、教学反思
1.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这一环节,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笔者利用PPT展示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的任务和要求,其中包括一个课堂小活动——观察自己和同桌的性状,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特别积极,讨论非常活跃,此时,笔者应当适时地让学生表达和交流,但在课堂上没有做到,导致出现了笔者在讲,而学生还在观察讨论的现象。这是需要改进和注意的地方。
2.在“自主阅读,交流讨论”环节,学生需要形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一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一概念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学生也没有了解过转基因技术,因此“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部分,笔者利用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通过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充分地交流讨论,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一概念,接着通过几个生活实例介绍了“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通过一个小视频介绍了“转基因技术”,提高学生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趣。
文本阅读下问题导向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学生来说,问题导向学习不再是被动的学习,同时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能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教师而言,以教材为主开展文本阅读下问题导向教学,能够加强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本课题将为一线教师提供具体方法、教学案例等参考,更好地优化初中生物学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 北京: 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