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小生水袖及折扇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卞从勋
[导读] 水袖和折扇表演是黄梅戏小生行当塑造人物的主要表现手段。
        卞从勋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安庆,246052)

        摘要:水袖和折扇表演是黄梅戏小生行当塑造人物的主要表现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动作名称、动作要领、注意事项讲清楚,让学生清楚手与眼的关系、上身与下身的协调、三节六合的配合。水袖表演的基础动作是抖袖、折袖和翻袖。折扇表演的基础动作是架扇、指扇和反握扇。教师要在黄梅戏小生身段课程的基础上,借鉴兄弟艺术的长处,融会贯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
        关键词:教学;小生;黄梅戏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在黄梅戏舞台上,小生是非常重要的行当之一。与其它行当一样,要想塑造出丰满的舞台人物形象,必须做好身段动作。而在小生的身段中,水袖和折扇表演是必须掌握的手段。研究黄梅戏小生水袖和折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水袖教学研究。水袖是指缀在戏曲服装袖子上的一段白色绸子。为什么叫水袖呢?其一,是水衣子的延长,为了保护服装的袖口。其二,演员在舞动水袖的时候,服装袖子前面的白绸好像水波荡漾,串起片片涟漪,因此得名。演员运用水袖表演,既能展现美妙的舞姿,使观众欣赏到美丽的画面,又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水袖技巧来抒发角色内心的思想感情。所以,水袖是演员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在《略谈旦角水袖运用》一文中讲到水袖动作与“三节六合”的关系时讲:“三节,以手臂来说,手是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从腿来说,脚是梢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从整个人体来说,头是梢节,腰是中节,脚是根节。关于“六合”,分内三合与外三合。外三合是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神合,神与形合。”[1] 重点动作要领:
        (一)、双抖袖。站八字步,提丹田,立腰,目视正前方,精神饱满。叠好水袖,两臂圈圆,放在胯骨前面,双手拇指勾住水袖,其余四指捏住水袖。两手
抬至胸前,不能夹腋窝,向身体两侧将水袖用力抖出,要手腕用力,从观众的角度看,水袖要平整,双手自然下落贴于大腿外侧,曲肘,再将水袖抖出,用力要小于前一次,然后将手抬至胸前,手心朝胸,用手腕的力量把水袖勾起。
        (二)、折袖分为左折袖、右折袖、双折袖。以右折袖为例,抖完右袖后,右手做外旋动作,使水袖折到右手右侧,右手划一个顺时针圆圈,同时,左手捏住水袖做内旋动作,贴在左腰后,右手抬至眼睛高度,腰和手同时向右转,眼睛从水袖的左侧看向右边的人,然后将水袖抖出去,勾起,站好。这是表示偷看的动作。要注意不做动作的手的位置以及脚位。
        (三)、翻袖分为左翻袖、右翻袖、双翻袖。以右翻袖为例,准备动作:左脚上半步,右脚跟上半步。抖完右袖后,右手从左臂里面抬起,在身体的右前上方做内旋动作,使水袖翻到右手左侧,右手划一个逆时针圆圈,同时左手捏住水袖做内旋动作,贴在左腰后,右手抬至眼睛高度。学生做动作要自然而圆顺。这是表示一般的观看和向远处瞭望的姿态。
        (四)、前翻臂搭袖。左脚俏步,双手指向左前方,目视左前方,双手自然落下,水袖自然垂下,两臂交叉,右臂在上,左臂在下,将右手水袖放在左肘上,左手从右向左甩,同时小臂内旋,翻袖,提双腕,同时迈出右脚,俏步,目视右前方,压双腕,同时,目视左前方,亮相。注意事项:翻袖时,肩、腰、膝要协调、统一,提双腕时,立腰、提气、长神,亮相时气沉丹田。
        (五)、左举右折袖。站八字步,提袖站好,目视正前方,左拧身,抬右臂,向左后方迈左脚,左袖从右腋下向左脚前方抖出,上右步,右袖从左腋下向右脚前方抖出,撤左步,左转身,举左袖,折右袖,右脚俏步,目视右前方。注意事项:抖左袖时,左手水袖要和胸一样高,抖右袖时,右手水袖要和眼睛一样高,举左袖时,左臂内旋,放在左太阳穴的侧上方,圈圆,右手手心朝上,手放在腹部前面,圈圆。
        (六)、背后反搭袖。左脚俏步,右手山膀,左手按掌,目视左前方。把右手水袖翻下,再把左手水袖翻下,右拧身,左手自然下垂,右手放在腰部左侧,向右后方迈右步,抖右袖,再迈左步,抖左袖,左臂伸直,然后撤右步,抬右手,内旋,下落至背后,甩水袖,把水袖搭在左臂上,上右步,提左手腕的同时,目视右前方,下蹲,踏左步,压左手腕,亮相。注意事项:抖右袖时,右手水袖要和胸一样高,抖左袖时,左手水袖要和眼睛一样高。右臂内旋时要用上右侧腰,整个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
        二 折扇教学研究
        在中国古代,折扇既是一种纳凉的工具,又是一种挂在腰间的装饰物。文人雅士喜欢用折扇来吟诗作画、抒发感情、沟通思想。在黄梅戏舞台上,许多剧目中都使用折扇,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拾玉镯》等。
        演员在舞台上既可以打开扇子做动作,也可以关闭扇子做动作,还可以转扇子、抛扇子。演员使用扇子既可以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又可以表现内心复杂的感情,还可以舞蹈。重点动作的要领:
        (一)、报名横架扇。站八字步,右手捏在扇子大骨约1/3处,将大骨前端放在左手中指的指腹上,两臂圈圆,目视正前方,精神饱满。这个动作多用于演员自报家门。
        (二)、整冠牵衣扇。将扇子向右倾斜,倒在右手虎口处,两手下缓,上步整冠,然后将扇子交给左手,撤右步,右手牵住右侧的衣襟,整理衣服。
        (三)、点胸理襟扇。右手拿住扇子,顺时针水平旋转,点在左胸上,同时,伸出左脚作俏步状,扇子下划至右腰前面,扇头高于扇尾,呈倾斜状,左手背贴在左腰后面。
        注意事项:用扇子的大骨顶端点击左胸,然后手腕内旋,理襟。
        (四)、拱手礼让扇。上步双手拱手,然后扇子按顺时针方向划一个半圆,向右划出反绕扇,指出去。左手捏住水袖,右脚俏步。
        (五)、按托指出扇。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缓,上步,指向右前方。
        (六)、单手侧架扇。上左步,双缓手,踏步,同时,扇子从下向上撩,左手护住右手腕,右转身上右步,将扇子倒在右手虎口上,踏左步,扇尾朝上。
        (七)、击掌单点扇。上左步,扇子按逆时针方向缓,击打左掌,举扇,边点边落扇,与腹同高,左手捏住水袖,眼睛看着扇子,右脚俏步。注意事项:击打左掌后,右转身,规定情境是看见了竖写的几个字,然后用扇子点击。
        (八)、侧身剑指扇。扇子按顺时针方向转半圈,然后双手按顺时针方向缓,伸直左臂,左手食指指向左下方,用扇子大骨点击左胸,向右拉至右胸,踏右步,目视左下方,左手虎口朝右下方。
        (九)、翻腕按指扇。双手按顺时针方向缓,同时向右横上右步、左步,扇子点击右上方,然后反绕扇,指向右上方,踏右步,左手背贴于左腰后,扇头向右倾斜。
        (十)、反握倒插扇。上右步,扇子下落击打左掌,左手反握住扇头,顺时针双缓手,左臂圈圆,左手背朝前,扇头朝下,左脚俏步,右手指向左前方,目视左前方。
        (十一)、双手怀抱扇。

上左步,扇尾朝前倒,右手中指托住扇尾,左手中指托住扇头,逆时针缓手至胸前,踏右步,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然后右转身,上右步,踏左步,双手变化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扇子呈一条竖线。
        (十二)、倒提下转扇。上身向左倾斜,左手离开扇子,右手捏住扇柄,逆时针转扇子,按逆时针方向快走几步,面向正前方站好。
        (十三)、倒插腿架扇。扇子从右侧向下落,盘吸左腿,将扇头放在左膝上,左手护右手。
        (十四)、推转肘背扇。左腿和扇子同时落下,扇子从右边抬至左眼前,头往右转,从扇子的右边往前看,然后扇子往右摆,头往左转,眼睛仍旧看右前方,扇子水平转一圈,击打左掌的同时踏右步蹲,接着逆时针水平转扇子一圈,倒手反握扇尾,同时右转身,向右前方上右步踏左步蹲,伸直右臂略高于肩,左手剑诀指,放在胸口前,目视右前方。
        (十五)、横式反握扇。收左脚、右脚,左手下滑变掌,两手从上往下落至胸口前,左手护右手,上右步踏左步,同时,双手划逆时针的半圆将双手推至胸前。
        (十六)、云步轻抖扇。将左脚收回,站八字步,两手由内向外划圆圈,划圆圈的同时右手轻轻抖动扇子,走云步。
        三、不断创新教学内容
        (一)、传承经典艺术。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黄梅戏教师,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学习优秀的文艺节目,为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为黄梅戏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多看一些艺术视频。例如:经典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也要观看其它剧种的代表剧目,开拓眼界。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看,并且讲解作品的优点以及为什么说它好,这样学生就能更快的学到知识。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老师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中有精彩的表演,我从里面选了一段水袖和折扇表演。水袖表演是这样的:面对小边,侧抛手牵袖的同时,盘左腿,落地,然后盘右腿,同时左转身,再次面对上场门时,双抖袖,抬至眼睛的高度,反绕袖,双臂下滑至身体两侧,双手举至头顶并拢,三鞠躬。折扇表演是这样的:站在九龙口,单手急开扇,在上场门内台口向下场门外台口跑圆场,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缓一个半圆,然后双手按顺时针方向缓一个半圆,伸开右臂,立扇,左臂圈圆,放在胸前,眼睛看向远方的杜鹃花,然后将右手往左移,把扇子放平,抛出扇子,使扇子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右手接住扇子,左转身,背扇,左脚俏步,指向左前方,目视左前方。黄老师的表演非常精彩!我把这两段表演放进了水袖及折扇组合里面。今后,我会继续查找黄梅戏舞台上出现的优秀的表演,并且把它们合理地放到水袖及折扇组合里,因为它们具有黄梅戏特色。
        (二)、学习其它剧种的长处,融会贯通。回想黄梅戏的历史,它正是在吸收了昆曲、京剧等诸多艺术的营养后逐渐发展壮大的。善于广泛地汲取借鉴,是具有一定专业素质水准的表现,同时也是提高专业素质水准的途径之一。[2]419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先生曾向昆曲老师学习;王少舫先生曾是京剧演员;黄新德老师曾向京剧老师学习,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都有京剧老师参与教学,这些事实充分证明黄梅戏的发展必须向其它艺术门类学习、借鉴。
        作为黄梅戏表演教师,应该学习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学习京剧、昆曲、川剧等剧种的长处,并借鉴其他艺术门类中能为我所用的表演,消化吸收,形成比较完整的水袖和折扇组合。注重在最大程度上利用舞台,注重演员在舞台上的运动路线,最终达到控制舞台,掌握运用水袖和折扇做动作的技能。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有耐心。每个学生的模仿能力、领悟能力是不同的,要用一颗宽容的、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至少要做三遍示范。教师要告诉学生,看老师做第一遍时,要看老师整体的感觉。第二遍,不要看老师的眼睛,看着老师的上半身,瞄着下半身,看着下半身,瞄着上半身。第三遍,看老师的眼睛是如何表演的。假如老师还会做更多的示范,学生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学习。
        另外,教师在做示范时,学生要注意教师的身段韵律,可以模仿,这样的好处在于减轻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当教师背对学生时,要从镜子里发现学生的问题。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当老师在给一个学生单独加工时,其他同学要认真看,因为从老师给同学纠正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个同学是不是做得更好了,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
        总之,黄梅戏教师要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发扬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次,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持续地吸收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思考,发挥创造性思维,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在实践中检验这种方法是否可行,积累好的方法。唯有如此,黄梅戏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注释:
这里说的重点动作是指在训练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动作。
参考文献
[1] 程砚秋.略谈旦角水袖运用[J].戏曲研究,1957,第一期.
[2] 刘坚.戏曲教育概论 [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Teaching research on sleeve and folding fan of Huangmei Opera
        Bian congxun
        
(Anhui huangmei opera art vocational college, Anqing 246052,China)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water sleeves and folding fans is the main means of characterization of Xiaosheng in Huangmei Opera.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make clear the name of the action, the essentials of the action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ds and eyes, the coordination of upper body and lower body,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three sections and six combinations. The basic movements of water sleeve show are shaking sleeve, folding sleeve and turning sleeve. The basic movements of folding fan performance are frame fan, finger fan and counter grip fan. Teachers should learn from the advantages of brother art and us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students.
Key words: Teaching; Xiaosheng; Huangmei Opera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