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文化意识的价值、构成与实现路径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 周瑞
[导读] 现在国际交往越来越紧密,人员沟通越来越频繁
        周瑞
        哈尔滨石油学院
        摘要:现在国际交往越来越紧密,人员沟通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的碰撞也就越来越多。为此,从开始就要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加强中外文化的共同学习,加深中外文化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科;文化意识;价值;构成;实现路径
引言
        英语教学在阶段是作为必修课程出现的,并且在考试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分支,教师的教学就应该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响应国际发展的需求不断地优化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阶段的学生正是人格培养和个性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适当地融入文化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了解他国文化背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学生能够在优质文化的引导之下完成自身素养的培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也能够更加长远。阶段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有的学生选择在国内继续上大学深造,而有的学生则选择去国外学习不一样的文化知识,不论是哪一种发展选择,英语学习都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所要探究的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英语学科文化意识的含义
        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中,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英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价值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上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中西方的风俗习惯上、思维习惯上以及表达方式上等等,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以及风俗等方面的深入了解,这样在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地使用所学知识。第二,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英语阅读中涉及很大一部分西方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如果学生只是掌握了英语的基础知识,并不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阅读内容的含义,还需要学生对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进行全面的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通过对学生进行应对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第三,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阶段的学生承担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平时的时间都用于复习功课,没有过多的时间可以用来拓展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渗透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英语的课堂中,应当将语言学习与了解西方英语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想要学习一门语言,首先就要学习这门语言的文化以及所使用这门语言所在国家的文化。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光要学习交流,还要学习其他国家与中国的文化差异。想要真正地了解英语语法以及英语的运用情景,就势必要对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才能够准确地运用英语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此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的一种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学生不仅仅要学习英语知识,还要学习英语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以及表达,在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主要要进行英语阅读以及英语作文板块的学习,在了解跨文化的内容同时开阔眼界。


三、实现途径
        (一)把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和积极地跨文化交际运用相融合
        我们看到,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较多教师文化教学依然停留在表面的文化知识学习上,而较为深刻的文化理解、文化感知相对较少,而更为高级的跨文化交际运用更是微乎其微。由于英语教学在进行考核评价的过程中,上级业务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只重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考核,这在很大程度上将英语当作一门工具在学习。对于文化方面的考核也只能局限在一些文化知识的考核和记忆。这也导致我们的文化教学还只能处于浅层阶段。  在英语教学中,要随时组织学生去感知西方文化知识,逐渐深刻理解文化差别,从而逐渐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识。这一过程就是在发挥着课程的育人功能,即是在把学生的文化知识向正确的生活态度、宽容的文化理解、积极的交际品格上转变。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又要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首先进行文化差异的感知、理解、归纳、评价等浅层次的文化学习,然后逐步在与外国人士的交际中落实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轻松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和外国人进行英语交流。
        (二)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真实有效的沟通情境
        语言教学离不开较为真实的语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尽量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进一步体验英语文化的内涵,对教材中出现的文化知识点进行巧妙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学生学习一门语言,主要是通过这门语言来达到交际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想方设法创设相对真实的情境,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实践。
        (三)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渗透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教学方式的创新对渗透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薄弱,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属于被动接受的一方。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由被动转向主动。一方面,英语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让学生能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总结阅读中相关的中西方不同的生活习惯、表达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等,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主动地分析和探讨可以使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效果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对比法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和整理有关圣诞节和春节的相关资料,包括节日的起源、相关的典故、节日的习俗等等,在课上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从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结束语
        结合以上全文所讲,教师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时,首先应该要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培养其跨文化意识的形成,才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秀梅.英语教学“文化品格”培养的策略[J].天津教育,2019(36):168-169.
[2]孙静.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和导入[J].校园英语,2019(52):172.
[3]嵇绍洋.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融入探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36):27.
[4]杜莎莎.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12):82-84.
[5]周薇.跨学科文化渗透下高职英语的教学实践[J].福建茶叶,2019,41(12):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