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龙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05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车床在我国得到较大发展,在机械企业加工制造环节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目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对数车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但目前中职数车实训教学收效甚微,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传统教师示范教学,学生观看盲区大、学生个体差异性得不到充分关注、教师重复教学,任务繁重而效率较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提出了部分改进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数车;实训;教学效果;改进措施
引言
数车实训为机电专业的基础课程,目前我国制造业的状况向着广泛使用数控机床方向发展,国内很多企业仍有大量数车技工人才的需求,趋势不减[1]。对于中职院校,需要培养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专业性人才,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真正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综合性人才[2]。本文在分析数车实训课特点和现状的基础上,本着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改进数车实训教学的措施,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技能。
1.数控车削实训课程特点
1.1 动手实操性强
实训课需要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主要分为常规性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运用的集中体现。然而,对于缺少实践锻炼、纪律意识薄弱、理论知识不扎实的中职生来讲,学习积极性较弱,学习难度很大。
1.2 理论知识储备要求较高
在学习数车实训课之前,要求学生具备较多的专业知识,如:《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等,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将之前学习的专业课知识用于加工实践,不但是对数车加工工艺和程序编制的学习也是对之前较多专业课程复习和提升的过程,对于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而言,课程进度的推进阻力较大[4]。
1.3 操作难度系数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数车操作界面按键较多,编程指令较多;技能训练单元内容很多,从简单的车外圆、车锥面、车削传动轴到后期的车削螺纹、成型面等。对于零基础学生来说,入门训练难度较大;并且在对刀操作过程中,防护门开启,高速旋转的工件、锋利的铁屑都会带来一定的危险[4]。
因此,数车实训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只有掌握了课程特点,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为实训课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数控车削实训课程发展现状
2.1 传统的集中围绕示范性教学,教学盲区大
在数车加工教学中,通常采用教师先进行理论讲授,实际操作示范讲解的步骤。在示范讲解过程中,教师在车床上操作,学生围在四周观看学习,尤其是车削过程中,防护门关闭,只能通过视窗观察工件的加工过程,观看空间有限,大部分学生难以从最佳角度观察示范教学的全过程,甚至个别学生视线被挡住,关键操作没有看到。
部分教师采取分小组示范的方法,虽然解决了学生观看位置不佳的问题,但造成教师的工作强度大,并且未参加示范的学生不受监管,存在实训车间纪律较差、危险系数较高、实训时间不能有效利用等问题[6]。
2.2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度不高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动手操作的能力不同。讲授同样的知识点,同样的操作技能,学生的掌握可能出现分层,向着某些极端方向发展。例如;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因为怕出错或感觉车床危险性较高,越来越不愿意实际操作车床,向着极端发展。
2.3 教师重复性教学
本校机电专业班级较多,教师在理论讲授阶段除重要知识点需要根据学生听课反应进行讲解外,一般容易接受的知识点也需要多次讲解,例如,数车加工前的两项基本操作:对刀操作和模拟加工操作,均为步骤较多的操作,记忆难度较大,教师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做无用功上,自然教学效果收效甚微,教学计划容易拖拉。
3.提高数控车削实训教学效果的措施
3.1 传统示范教学改信息化示范教学
信息化示范性教学主要可根据自身实训室配套设施分为两种:直播示范性教学和视频示范性教学。
直播示范性教学:教师依旧在车床上进行示范性教学,一位学生通过手机从最佳角度拍摄示范动作,通过手机与多媒体的投屏功能,将视频投放在大屏幕上进行讲授,学生的观察角度良好,并且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对示范操作的反应,进行有重点的讲解,更利于拓展知识,并且所投屏的影像资料可以保存上传到班级群,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
对于实训室硬件欠缺的学校,可以利用录制传统示范操作视频的方法,课上用多媒体播放,或者学生利用智慧课堂中的资源,集体观看视频的方法,共同学习,同样最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示范性教学观看位置不佳的问题,但较上一种方法,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修改视频内容进行讲解,还需在加工操作过程中对部分内容进行示范性操作。
3.2 教学因人而异,关注学习效果
在实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弱化教师角色,教师起引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结合中职学校学生较多教师较少,无法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故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做“小老师”的方法,组长带领组员学习,各组员相互监督共同学习的方法,并采取合理的奖罚机制,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生结合成组过程中,建议采用如下规律;需要将理论知识扎实但动手操作较差和实操能力较强理论基础较差的学生互补成为一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对于理论与实践相差不大的学生组成一组,实行“环形教学”的方式,第一位同学教第二位同学实际操作,第二位教第三位,依次类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均突出的学生带领差生进行学习,一对一辅导。这样从维度上延伸了实训时间,更将个性化教学深入其中。
这样教师也从繁琐的重复性教学中解脱出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每一小组的动态发展状态,实时的进行纠偏,保证主题方向正确。
3.3 组内探讨,头脑风暴,加深理解
实训教师在进行某一项目的教学时,例如:双台阶轴的加工,对于其加工工艺可进行组内探讨,头脑风暴,让学生自己提出观点,组内讨论进行否定和改正,最终出现最优答案。小组成员不愿自己的成果被别人否定便会更加积极的去思考问题,便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对于组内探讨出的结果,更易于学生接受。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小组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点评,对大体方向进行把控,以免学生偏离正确方法较大。
3.4 校企合作,感受职业氛围
进行数车实训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将设计的项目更贴近工厂零件,条件允许可以直接利用学校机床由学生加工工厂的代加工工件,让学生感受工厂的生产过程,身临其境的感受机械加工的严苛,让学生们认为实训加工不只是训练而已,更有利于驱动学生更好的加工零件
4.小结
增强学生的数车操作技能,需要提高数车实训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数车实训课程的教学特点,并结合本校数车实训课程出现的问题,从传统的集中围绕式示范性教学,教学盲区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法解决;教师重复性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逐一探讨,最后针对性的给出了改进措施:信息化示范教学;教学因人而异,关注学习效果;组内探讨,头脑风暴,加深理解。并在最后提出了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校企合作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再认为实训只是学校的训练而已。改进措施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验证、完善及修正,进一步提高中职数车实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向杰.如何提高高职学生数控车实训教学效果——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6(26):172.
[2] 姜淑波.职业学校数控车实训教学效果的提高[J].中国市场,2016(10):74-75.
[3] 张淑梅.如何提高数控车床实习教学效果[J].工程技术研究,2018(08):233-234.
[4] 李必新,肖文君,刘万松.行动导向教学视角下的中职专业教材分析——以《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项目教程》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8(09):68-72.
王子龙、1987、男、汉族、河北藁城、硕士研究生、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加工、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