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生态与环境》二轮专题复习为例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 欧小青
[导读] 课堂教学策略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选择和设置教学方案
        欧小青
        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 福建三明 366100
        摘要:课堂教学策略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选择和设置教学方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研究。目的在于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专题复习
        引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品格和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是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理念的高三生物专题复习课,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完善概念图和例题分析,课堂导入和小结充分结合当地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课堂上加强解题思路的指导,进一步完善解题方法,尤其是关于长句表达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和引导,学生修正或补充课前学案的试题答案,通过思维碰撞,进行反思和总结,查缺补漏,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素养。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授课地点是在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该县是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盛产莲子、黄花梨、黄桃、猕猴桃等农产品,遍地的荷花塘、果园就是一个个农田生态系统,本节课的导入即从建宁县的坪山莲海梯田美景,农民采用莲鱼共养,打造生态农业新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课堂小结展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绿都,最氧三明”两张图片,使学生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选取的两个例题都与环境污染有关,例一是鱼塘中过度养殖鸭子造成的鸭粪污染,例二是海洋中有机碎屑的污染。同时拓展水体污染的下列几种情况:不正确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农田水体污染,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放各种污水,工业生产过程中污水的不当过度排放等,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二、完善概念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课堂导入之后,以板书的形式构建上述概念图基本框架,然后在例题讲评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相关的知识点,把完成练习与构建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学生不会单纯的以题做题。
        例一题目:某地开发了鱼鸭混养的养殖模式,鱼塘内养殖鲢鱼,塘边盖鸭棚(鸭群可以进入鱼塘)。鲢鱼在鱼塘的上层水域生活,主要食物是浮游植物,鸭主要食物是饲料,鸭粪散落在水中可促进浮游植物的增多。鱼鸭混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例一问题1:农民为进一步优化鱼鸭混养的养殖模式,培养鳙鱼,鳙鱼主要的食物是浮游动物,而浮游动物主要的食物是浮游植物和现成有机物碎屑。综合分析,农民增养鳙鱼的优势有?该题的答案包括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两个功能,就可以把板书中的概念图补充上三个功能的对应的内容,再对要点进行适当的说明,如能量流动的特点、传递效率,物质循环的特点、信息传递的作用等。
三、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本节课通过两个例题分析,训练了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师生互动问答形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题,采用“抓关键词—联系相关生物学知识—分析作答”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对自己课前学案中的答案进行修正或者完善。
        例一问题2:鸭粪能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的原因是?关键词:鸭粪、促进、植物生长。联系相关生物学知识,即起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起因和结果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学知识,例如某学生的答案:鸭粪中的有机物促进浮游植物生长。该生对知识点的关系不清晰,鸭粪中含有有机物,而浮游植物根部是吸收无机盐,因此需要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才能被植物根部吸收利用,因此起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就是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例一问题3:农民过度增大了鸭子的养殖数量,导致鱼塘被鸭粪污染严重,鲢鱼大量死亡。鲢鱼大量死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例二题目:海洋中含有许多的有机碎屑,包括海洋生物尸体分解成的小碎块、粪便、食物残余、以及河流流入海洋的有机颗粒物质。海洋中有一条起点是生产者的的“牧食食物链”外,还有一条起点是有机碎屑的“碎屑食物链”。
        例二问题1:分析表中的数据,大量的有机碎屑积累在该海域,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这两个小题的解题模式类似,都是从来源和去路进行分析,例一问题3—鲢鱼大量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水中溶解氧含量减少,溶解氧的来源减少,因为鸭粪增加,水质浑浊,水的透光性下降,光合作用强度因为光照强度降低而降低,产生的氧气减少;另一方面,鸭粪增多,水中微生物氧化分解鸭粪中的有机物消耗量大量氧气,使氧气的去路增加,总的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减少。例二问题1—海洋有机碎屑大量积累,牧食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Ⅰ—Ⅱ、Ⅱ—Ⅲ的传递效率低于10%,即传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比较少,能量大部分在海洋生物尸体分解成的小碎块、粪便、食物残余中积累起来,使有机碎屑的来源增加,另外,碎屑食物链中营养级Ⅰ—Ⅱ的传递效率低于10%,因碎屑食物链的起点是有机物,即有机碎屑的去路减少,总的使有机碎屑大量积累。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需要我们把课堂的主体留给学生,教师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生物学知识,也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