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 李崇辉
[导读] 随着我国教改深入,各种教学方法纷纷出现
        李崇辉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第一中学     550800
        摘要:随着我国教改深入,各种教学方法纷纷出现,其中合作学习作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教育界的集中关注和讨论,如何使得这种方法有效率提升起来,让其可以和其他教学方法互溶,使得数种教学方法形成协同作用,成了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生物教学;运用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常见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积极地规避传统教学当中的一些短板,能够认识到其对于教学效果的改善作用,从而能够主动将精力附注其中。这对于教师的责任心、耐心以及教学经验都有一定的考验,更需要学校对生物的教学改革给予重视,能够提供各类支持。本论文对生物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具体运用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对广大生物教学同仁有所启迪。
        一、现阶段生物教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形式化
        这是目前生物教学当中合作学习最常见的现象,表现是:教师随意分组或者学生随意拼组,导致了组内成员的比例不对,也能导致不同小组的实力不同。合作学习形式化的致因主要有:首先,教师不重视。这是教师主观原因,一个是不重视生物教学,一个是不重视教学方法创新。其次,课堂时间紧迫,不拥有很好的分组合作教学空间。同时,教师缺乏合作学习的具体安排和创新能力。最后,教师只认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教学方法,认为生物学习考验的就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并没有充分重视生物学习当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二)缺乏学情分析
        合作学习需要分组,然而分组必须要建立在科学的学情分析基础上,否则只能造成小组内学习好的偏多,而学习差的被边缘化。而且缺乏学情分析也会导致小组间实力不一,不利于融入其他教学方法。
        (三)缺乏任务引导
        合作学习必须要在目标的引导下才能充分发动起来。教师需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促进小组内分工合作。然而生物教学当中,教师缺乏任务观念,也缺乏有效设问,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生物学习兴趣低。
        (四)教学方法单一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只是单独利用该方法,往往不能提升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结合任务教学法、小组比赛法等教学方法,才能使得合作学习能够获得有效开展。但目前来看大部分生物课堂都存在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交流互动不足,教师缺乏合作学习的探究,不能有效融合多种教学法,实现教学上的协同效应。
        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一)积极地丰富合作学习内容,避免形式化
        首先,实现课前合作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讨。

例如“人的性别遗传”的学习之前,教师就需要提前抛出问题:“你知道你为什么是男孩子或者女孩子么,想要知道答案,请大家积极预习下一课内容‘人的性别遗传’,决定人的性别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呢?”具体探讨可以转移到学习群中进行。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宣讲重点和难点,大大地节约了课堂时间,而剩下的时间则可以留给合作学习,让学生再一次探讨教师课前布置的问题,使得学生认识深层化。
        (二)能够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保证分组明确
        生物教师需要能够重视学情分析,知道其是确保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在学情分析时,教师需要采取座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来综合评价,能够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获得最贴切的评价。具体的评价指标可以具体为:学生生物观念、学生思维方式、学生性格特点等。另外还有教学过程当中的学情分析,其可以将所教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编制成题,然后进行全班考试,这样可以看到每一位学生对所教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动态评价,然后调整分组,确保小组间整体实力相近。也就是说,在生物课程开始前、进行中都需要学情分析,前者考虑的是学生的生物观念以及基础知识,而后者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掌握能力。在合作学习当中,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困生向学优生学习,同时也要教育学优生尊重学困生,要使得其拥有责任心,能够确保其成为临时“老师”,敦促整个小组加强沟通和学习,从而让小组不断发展。
        (三)能够有效设定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带着任务去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更高,其和课前设问引导分组合作学习不同,其追求的是具体的知识利用。例如在“生物多样性”的学习当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后中结合互联网等来熟悉生物分类以及具体代表的认识,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像猫科动物就有虎、狮、豹子、美洲虎等;犬科动物有狗、狼、狐狸等。更能够对虫类进行更为详细的区分,例如蚂蚁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蜻蜓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类似于这样让学生对常见动物进行分类,便可以使得其理解各类动物特点以及习性。在过程里学生彼此探讨学习,对各类动物进行总结评价,提升了对同一种动物的认知范围,提高了生物学习的成绩。
        (四)丰富教学方法,实现多种教学法的协同效应
        首先,需要教师能够灵活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比赛法、任务教学法、设问法等等,这些方法和合作学习融合,便可以使得小组间形成比拼、组建比赛,能够使得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课程重点和难点,带着问题去学习提高总结和分析能力。其次,教师能够准备充足的教学素材,保证各类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再次,需要教师能够不断评价各类教学法,能够最终形成最好的组合,使得合作学习法最终成为主体,为学生的生物学习提供助力。而作为学校需要给敢于创新实践的生物老师一定的激励,能够开展各类学习活动,促进新老教师交流互动,能够让经验不足的生物教师获得经验,使得其能够主动实施合作学习。
        三、结语
        总的来说,生物学习是建立学生生命观,使得其发现生命规律以及明确生物学影响的学科,是培养未来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生物学教学当中需要积极地开展合作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自主学习意识,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里可以发散思维,认真探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彭明初.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47):151.
[2]黄声玉.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