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楠
四川省妇女干部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 610072
摘要:妇女解放运动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其过程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有重要意义,本文试探浅探这一过程以引发相关问题研究者更深的学术兴趣和提供不同的观察角度。
关键词:妇女 妇女解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党领导下的
一、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语境下的妇女与妇女解放
1920年,李汉俊和李达翻译了第二国际领导人倍倍尔的《妇女与社会主义》,首次将“妇女”用来指称马克思理论体系中涉及女性的部分,此后所有马克思著作翻译者都将“妇女”作为专有用词与“无产阶级”“劳工”等词汇密切联系、广泛使用。早期共产党人认为女工是“妇女”的主体,但彼时中国工厂极少,所以中国共产党认为农民阶级的女性应该被发动起来参加无产阶级革命并创造性地把“农妇”纳入“妇女”行列,全方位展开对她们的动员宣传。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案》中指出:“党在妇女问题上不主张一般的妇女解放,只有共产党,只有无产阶级的革命,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才能完全解放妇女”。 “解放”是针对压迫和束缚而言,之所以要提出妇女解放,是因为存在男女不平等,存在对妇女的压迫与歧视,“妇女解放”特指把女性从男女不平等,妇女受压迫、束缚和歧视的状况下解放出来,推翻其所受压迫,解除其所受束缚,使妇女能够同男性平等地生存与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与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
1.筹备建党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的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神州大地广为传播,各地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涌现出的杰出女性如向警予、蔡畅、邓颖超等开始信仰共产主义,向警予的《中国妇女宣传运动新纪元》中说 “异军突起的俄罗斯妇女,于欧美女权运动的程式之外,另辟一条革命的途径”,定性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革命。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至大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便开始培养妇女干部,同时这一时期我党的妇女解放工作主要在上海等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对工厂女工和城市贫民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工作,而宣传的主要途径之一即是开办女校和创办女刊。1922年2月,我党的两位早期领导人和创始人陈独秀和李达便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妇女学校——上海平民女子学校,著名作家丁玲就曾是该女校学生。虽然学校只存在了一年,但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同年,李达的夫人王会梧还主持创办了我党最早的一个妇女报刊——《妇女声》。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苏区第一次系统性、体系性的开展了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运动,有力的支撑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成功实践。以中央苏区为例,一是通过打土豪分田地获取财产权、立法定规保障经济权、发动妇女参加生产壮大经济实力等措施保障的农村受剥削压迫妇女的经济权利。二是通过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保障妇女享有自由婚恋的权利。三是通过妇女识字脱盲、构建系统化的教育机构、配置多样化的教育资源、采取全员化的管理模式、严格的数据考核要求、推行阶级化的教育目的、施展人性化的教育理念等方式保障了苏区妇女受教育的权利。四是通过赋予妇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培养和发展妇女干部、大力发展女党员等措施保障苏区妇女参政议政的权利。五是通过在党委设立妇女部、在政府设立妇女运动委员会和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在乡以下设立女工农妇代表会议,构建了涵盖党、政、群三大系统的妇女组织体系框架。从而为党领导的苏区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体系支撑。
党在苏区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中国农村妇女深受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剥削压迫的现实,翻身做主人的她们踊跃参加土地革命,涌现出了康克清、王定国、李贞等千千万万的女红军、女支前模范,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阶段性胜利。
4.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
抗战爆发后,为适应战时需要和社会变革的要求,我党各级党组织和各抗日根据地政府根据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展妇女解放运动的成果和经验,成立了各种妇女组织。省委下设有妇女部,各边区也成立有各级妇女抗日救国组织,专门领导妇女抗日救亡运动和妇女解放事业。
根据党的工作部署,各敌后根据地相应制定了落实男女平等的具体措施。如1941年4月5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对晋冀豫边区目前建设的主张》中规定保障女权,实行男女平等:一是女子在社会上、政治上、经济上与教育上,完全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二是实行一夫一妻制和自由婚姻制,严禁蓄婢、纳妾、童养媳、租妻、合娶、买卖婚姻、强迫嫁娶及早定婚等恶习,并防范沦陷区敌人所制造之淫风侵入根据地。三是保护孕妇,保育儿童,严禁溺婴。四是禁止缠足,禁止虐待及侮辱妇女。我党在农村进行的成效卓著的社会变革运动,极大地推进了妇女解放事业,提高了妇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调动了她们抗战和生产的积极性。
5.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的主要矛盾重归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同代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为推翻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延续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在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的政策并根据解放战争实际有所创新和调整,党结合土地改革、解放区生产运动、参加解放战争、支援前线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阶段的主要任务与妇女解放运动有机结合,通过解放战争促进妇女解放,同时妇女解放又服务于解放战争的革命实践,涌现了沂蒙红嫂等妇女英模典范,诚如陈毅元帅所言:淮海战争的胜利是民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而独轮车上运送的支前物资一半以上都是广大妇女群众生产出来的。足见妇女群众对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同时,解放战争的胜利也带来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压迫剥削中国妇女三座大山的土崩瓦解,被压迫剥削了几千年的中国底层妇女迎来了翻身做主人的社会主义曙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时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下妇女解放运动的胜利。
参考文献:
[1]《五四女性:口述与文本的历史》 王政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2]《异军与正道:对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考察》 胡军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3]《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解放运动》 张艳 《炎黄春秋》2018 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