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红色精神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哈占梅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以及不断深入,国内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哈占梅
        甘肃省泾川县第二中学 744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以及不断深入,国内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而红色精神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将其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可以为教学效率提供保障,同时也是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道德品质发展的必然需求。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引入红色精神的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红色精神;实践策略分析

引言:众所周知,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对学生展开正确的思想教育与行为引导,可以使初中学生未来发展环节变得更加顺畅。而红色精神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育人功能,将其引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可以显著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是学生思想教育、行为引导的重要保障。
一、创新构成教学理念
        为保证学生培养效率,教育人员应当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立德树人这一优质教育理念来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政治素养、价值观念展开引导与培养,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改革的发展规律。因此,教育人员应当将立德树人这一优质教育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环节,发挥红色精神的作用与功效,挖掘隐藏在课程内部的红色精神,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将红色精神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指导,指导初中学生井然有序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初中学生的思维模式,拓展初中学生眼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优势。培养学生形成敏锐的洞察能力以及探索新鲜事物的勇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观念,为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助力[1]。
        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选择在重大的节日中展开实践活动,国庆节以及建军节都是极佳的选择,教育人员带领学生参观革命教育基地,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在正式活动之前,相关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来进行课程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准备多种多样的竞赛形式,唱红歌比赛、革命人物角色扮演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活动积极性,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活动心得描写,以此提升学生对红色精神的深度认知,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去真正体验,才可以有效将红色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观念,实现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使红色精神可以得到有效传承与发扬。
二、凸显地方红色文化特点 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很多初中学校身处于革命圣地当中,周围有大量的红色文化,那么科研小组教师应当在进行教材选取时,尽量选取具有地方特色、影响力较为深远的红色教育资源自行创编教学材料,而在进行教学材料创编环节,应当注意到教学材料创编需要花费大量的物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因此教学材料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凸显红色精神的教育效果。红色教材编写的优劣是整个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为提升教学效率,可以采用小组研讨、问题导入式教学、案例教学法等优质教学模式,使学生近距离观察红色精神,感知地方红色精神的魅力所在,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2]。
三、打造实践教学课堂发挥红色精神优势
        红色精神来源于实践环节,而学生的红色精神培养同样也是一个自我认知、情感认知、心理认知、行为认知的过程与环节。针对这一教学观念,国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提出“生活既教育”这一优质教育理念。因此,红色精神的教育重点不在于知识传授以及技能培养,而是使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认知态度。而实践活动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延伸,同样可以加强实践与课堂知识的有效连接。在实践教学环节,任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实践活动设立,这样既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又可以拓展学生眼界、丰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能力以及积极探索的勇气,使红色精神可以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需要注意的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作用优势,挖掘教材中可以弘扬民族文化的深刻教育内容,依托现有教学资源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展开适当调整与优化。这样不仅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可以更加深刻、更具有深度,而且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人文素养也会受到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红色精神教学极为契合,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相关教育人员可以通过创新构成教学理念、凸显地方红色文化特点、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打造实践教学课堂发挥红色精神优势等方式来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祁明艳,王松. 开展思辨活动构建儿童文明礼仪养成的学习范式——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 辽宁教育,2021(3):44-48.
[2] 王媛,林晓俊. 基于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21,7(6):5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