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娜
成都市东城根小学 610031
摘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学校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配置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其目的是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为学生创设更多心理咨询、交流的条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整合心理健康内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营造心理教育文化氛围,启动家校心理辅导机制,以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品质。
关键词: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优化策略 研究?
引言
随着信息的传播方式逐渐多样化,促使小学生更容易获得复杂的信息,且相关负面信息的存在,对小学生实现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再加上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存有缺陷,这就造成一些小学生存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时期,教师需注重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指导以及心理辅导,从而确保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以促使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一、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通常是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要方法。学校作为每个小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通常对小学生的行为、认知有着重要影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通常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主要包括心理服务室、服务信箱、宣传窗及心理健康报、宣传广播等。心理服务室通常是由专门教师进行负责,其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并指导与辅助校园开展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对于心理服务的信箱设置而言,其主要是提供给羞涩的学生,部分学生由于太过于羞涩或保护自己的隐私,不愿意到心理服务室和老师面对面谈话,此时,就能通过写信的方式,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告知教师,以此解决相关心理问题。同时,学校需通过课间休息的时间播放健康教育相关的广播,以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另外,学校的负责人还需设置相应的广播栏目,对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进行宣传与普及,并在广播当中解答些学生可能遇到的相关心理问题,以该方式促进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传播。而宣传窗主要指通过学校的宣传栏或者板报等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心理健康的小报则主要指心理健康的宣传手册,需注意手册的定期更新,并在手册上对学生的心理疑惑进行解答,并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有心理问题并不是可怕或者丢人的事,最重要的是对其进行解决,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稳定的心理品质,并使小学生具备的心理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二、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
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一定要重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教师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并重视同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依据学生的学情情况来分析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科学的心理辅导,从而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一方面,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学生,依据学生心理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例如,在小学课堂当中,平时表现较好且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突然变得情绪不高,且最近回答常常出错,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感觉,捕捉这些信息,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合理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课下还要通过朋友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缘故,遇到问题的时候就非常容易钻牛角尖,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一定要重视观察学生,利用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能尽快从低谷走出来。另外,作为班主任要将学生放到平等的地位,和学生共同交流,发现其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哪些困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其有效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学科渗透,多管齐下
心理教育内容学科渗透时,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协调工作,将心理教育内容做分解,与其他学科教师达成共识,这样才能确保心理教育顺利展开。如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多种学习活动,课堂演绎克服胆小的心理问题,课堂辩论能够克服交流障碍问题。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做数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克服不合群的心理问题。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表演活动,促使学生开朗豁达性格的养成。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观。
四、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小学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在班会上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如游戏、心理剧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心理品质,改善心理健康状态。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会合作”的活动课,让学生以团队的形成来进行游戏,告知他们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游戏。这样不但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增强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改善学生回避社交的状态。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课间操时间来组织学生做“心理健康操”。学生在做操时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自我调整,运用自我暗示、冥想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状态,思考自己的不足,将身上的负面情绪抛下,展现出一个崭新的自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存有诸多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充分注重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存有的心理问题实施正确处理以及科学引导,这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存有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且还能使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小学生实现有效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金龙,丰玉信.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5.
[2]王琴琴.优化班主任工作促进小学生成长——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0(52):4-5.
[3]黄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J].亚太教育,2019(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