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情境·评价:让初三历史课"活"起来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曾霞
[导读] 历史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曾霞
        重庆第29中学校,重庆400000)
        摘要:历史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发展的历史。以史明智,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念等。初中历史教学中,以初三阶段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如注重提问方式、巧设情境、注重课堂教学评价,一改以往历史教学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使历史课堂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从当前初中历史教育现状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积极改变教育方式,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良好呈现,使学生在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下投入积极的学习与思考,强化历史知识学习与理解,发挥历史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受应试教育影响,历史教育常被忽视
        初中阶段教育中,历史教育对于学生核心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很多学校对历史教育不够重视。如历史课要么被其他“主要”科目占用,要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投入其中的教育精力与思考不足,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氛围影响下,历史学习效果不理想。传统教育观念下,初中历史教育地位岌岌可危。如果历史教育仅仅是教师通过一本教材、一个人、一张讲台、一面黑板的形式进行知识单一、表面化的传递,难以在学生心中产生回响,错过对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1],有碍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如进入高中学习历史,学生初中阶段对历史的“初印象”基础已经形成,学生转变观念、态度重新投入历史学科学习,则比较困难。因此,初中历史学科常被忽视是当前主要教育现状之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扭转现状。
(二)课堂教学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没有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角度出发设计课程。加之初中阶段学生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历史学科不重要,很少有学生是发自内心热爱学习历史,这就使得学生历史学科主观学习与思考意识不强。历史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在诸如历史人物、事件等学习过程中只是阅读了解表面知识内容,没有在脑海中进行思考与总结,知识学习停留在表面,历史知识应用技能缺失。一旦涉及以历史知识所学思考问题的情况,学生常常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忽略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在相对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下,历史知识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


二、活跃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一)以提培养学生历史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以初三阶段为例,教师若要积极扭转当前教育局面,应从学生历史学习与发展的根本出发,以启发式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反思。问题的提问需结合历史教育目标,同时对学生具有启发教育意义。建议教师历史教学提问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引导学生利用课前预习时间思考历史问题,一是根据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动态进行随堂提问[2]。以部编版初三历史教材中“鸦片战争”为例,教师注重历史知识提问,首先从学生历史预习角度提出问题:说一说英国为什么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到以工业革命为历史背景,西方国家以英国为首,需要急速拓展市场、掠夺资源,因此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地大物博的中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述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内容,学习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复述历史内容的问题,如:说说林则徐虎门销烟经过;《南京条约》签订始末等;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联系学习与生活实际,谈谈心中的想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及教育指导意义,使学生在问题思考中达到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将历史课堂教学激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以情境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角度出发,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方式为学生创设历史知识学习课堂,使学生在情境氛围的充分包裹下,达到对历史知识的深入学习与理解。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一单元出发,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方式将真实历史资料、珍贵的视频、音频内容及经典应试资料展现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带领学生走进那段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惧牺牲、英勇奋战的难忘历史。以情境中战争的残酷、日本侵略者的狰狞嘴脸与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英姿勃发的光辉英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抗日战争历史知识教育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发挥情境创设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实现重要的教育目标。
(三)注重教学评价,完善历史课堂教学
        为完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呈现及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反馈,应积极进行教学评价。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目的在于结合历史教学过程展开科学评价,人人都为历史教学提出意见与期望,使教师在不断反思与创新实践实现历史教学的更有效性。
        结语: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从提问、情境、评价三方面出发,积极转变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现状,从学生历史学习与发展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实践,调动学生历史学习参与度,提升学生历史学习与思考能力,真正发挥历史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穆弟民.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9):233-233.
[2] 张朝军.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14):261-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