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培宣
四川荣县来牟镇学校,四川 荣县 643117)
摘要:当前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文精神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与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导致部分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第二,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的影响,并末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贯彻落实,无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与综合素质发展;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阻碍了人文精神培养的实现。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融入人文精神呢?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思品”教学上从以上几个途径入手。一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人文精神培养;二是深入研究课本,激发学生兴趣;三是开展课外活动,整合教育资源。
关键词:思想品德;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个品质、思想,人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修养,对中学生而言,人文精神帮助其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清晰的法制观念,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健康心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当今社会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更高的要求。初中学生是人生价值观和健康心理形成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融入人文精神,实现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思想品德教育上升到学生的精神培养层面。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意义重大,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人文素质的要求更要不断提高,所以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要成为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人文精神的相互结合,是实现现代教育与素质的必然要求。笔者长期从事思想品德教育,所以,我认为当前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文精神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与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导致部分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第二,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的影响,并末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贯彻落实,无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与综合素质发展;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阻碍了人文精神培养的实现。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融入人文精神呢?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思品”教学上从以上几个途径入手。
一、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人文精神培养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甚至有部分学生会出现逆反心理,对“思品”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应该提取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中的共同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深入研究课本,激发学生兴趣
思想品德课程是依靠教师讲述一门学科,课程本身就有一点枯燥无味,要让学生在原本乏味的课上培养人文精神对教师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教学既要给学生渗透人文精神概念,以要让学生保持兴趣探索其内涵。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育方式,深度挖掘人文精神的表现。一方面要设计更加新颖的课程形式,通过视频、音乐、图画配合文字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如“感动中国”,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加深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再如搜集本文人文古迹加深学生家乡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授课不能脱离课本。思想品德刘本有很多案例及基础概念都可以很高的诠释人文精神的本质。因此,教师授课要以思想品德课本为基础,深入研究课本内容,优中选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挖掘课本、探求新知识。
三、开展课外活动,整合教育资源
教育部门要深化改革,逐步降低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分数的过分追求。当今社会更多的能力竞争,这种能力通过实践技能展示,而不是学生的分数。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如此,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在其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体现出来的,而不是思想品德的考试分数。因此,学校及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比如义务打扫公共设施,爱心矿帮扶孤寡老人,与贫困地区儿童手拉手等实践活动,将人文精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人文精神有亲层次的感受。另一方面,不同学校要加大联系,介绍交流经验。可以组织跨校区讲课活动,给学生和教师不同的体验,更深入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而言之,人文精神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初中生思想素制裁的直接体现。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个教育平台,帮助学生理解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