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加强重点关注学生管理的探索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罗良杰
[导读] 党的十九大赋予了“三全育人”更多的内涵
        罗良杰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陆安高级中学516400
        摘要:党的十九大赋予了“三全育人”更多的内涵,“三全育人”的内涵得到不断深化、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在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三全育人”的重要体现。而重点关注学生作为学生中需要被重点关注的部分,虽然基数少,却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三全育人”背景下 重点关注学生 加强管理 探索研究
引言
        新时代下,中小学满足“三全育人”提出的新目标,构建践行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三全育人”的提出坚定了我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步伐,对学校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道路中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结合“三全育人”改革,立足于当代学生特点,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坚持党的领导,做好立德树人顶层设计
        中小学全体人员要坚决维护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学校党委应做好“三全育人”顶层设计,坚持党委统筹,编制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三全育人”目标规划。要根据实际情况就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制定近远期目标,在近期目标规划上,学校可以先试着把易于参与学校立德树人的人员例如班主任队伍、党政管理人员等囊括到全员育人范畴,全方位鼓励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校“第二课堂”开展立德树人活动;在远期目标上,把后勤服务人员通过一定的培训和学习,让其参与到育人工作。同时开发立德树人网络“第三课堂”,通过细化学生各阶段任务,把立德树人工作贯穿到各个阶段。
二、定期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一对一深度辅导
        面对不同类别的重点关注学生,要做到因类而异、分类帮扶。了解学业困难学生近期学期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减轻心理压力,鼓励学生努力学习,逐渐走出学习困境。针对在学业方面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考试不及格门数很多后失去自信心、形成恶性循环的学生,制定“多对一协同负责”制度,通过学生干部日常观察、记录,班主任引导教育,辅导员老师定期谈心谈话,家长协同监督等形式,帮助学习后进的同学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树立信心,帮助他们顺利通过考试;对于由于家庭突发重大变故、家庭贫困、情感原因造成的学习懈怠、成绩大幅下滑等情况,从源头探究心理产生变化的原因,再从学习上帮扶;对于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的情况,发动周围同学及班主任耐心做工作,使学生从心底了解学习的重要性,用真诚感化教育。


三、抓好学生管理与学风建设之力
        学风是指学校的学习风气,学校的学风建设是人才培养和教学提升的重要体现,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在育人方面,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学习,良好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同样可以反作用与学生的学风建设。在学风建设方面,要看到教师的育人作用,同时不能忽略同辈在学风建设中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同样可以在学生学风建设中起到引领的作用,构建全员育人共同体。同样,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学风建设理念,把握全过程育人的工作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本身需求落实学风建设常态化,可打通全方位育人多种渠道,落实好“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把学风建设当作强校之基去对待,必须常抓不懈,努力让优良的学风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四、加强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所有学生(包括重点关注学生)进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和相关法制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增强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学校要每月组织班主任及班委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走访慰问,积极关注普通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重点关注学生。每班可设立安全委员和心理委员,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动态和心理健康。通过各类线上线下安全教育,如适逢节假日及相关特殊时间节点,在学校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上发布各类安全教育推送,在安全教育月、消防安全教育周等期间,组织学生观看各类安全视频、进行安全演练等,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五、建立重点关注学生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和处理机制
        校园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学生突发事件如果处置不当,往往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在新时代,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是每个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领域。因此,学校应及时建立学生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和预案,建立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及演练。出现学生突发事件时,班主任和相关负责教师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后上报学校领导并视情况通知家长。如遇威胁学生生命健康的事件,应及时拨打120、110等,采取相关施救措施,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事件发生后,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关注学生舆情,努力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相关负责教师在应对学生突发事件时,要做好文字和语音等记录,以备有关部门后续查证,同时查找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在今后工作中吸取教训。
结束语
        结合“三全育人”改革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研究,学生教育管理者在“以学生为中心”服务理念下,有效充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学生将在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方面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魏敬敬.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1(05):163-164.
[2]佟立兵.新时代初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3]侯宪栋.初中学生有效性管理策略浅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