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涛
北京冬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00095
【摘要】我国一直提倡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素质教育,而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对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儿童素质教育的现状,并结合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儿童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师资力量
一、儿童素质教育现状解析
1.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模式传统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更加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所有教学工作都围绕着提高分数、顺利升学而进行。有些学校虽然口中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以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而开展素质教育,从思想观念上来看,大多数人还是保留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流于表面。
家长认为,儿童时期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黄金时期,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应尽可能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他们非常关心孩子是否能读会背、能写会画、能唱会跳等,而不太关心孩子对于这些知识内容是否感兴趣,这些内容是否适合该年龄段的孩子等。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等都读懂了家长的心理需求,校内外纷纷推出绘画、奥数、舞蹈、英语、音乐等兴趣班,表面上看是满足了家长们的需求,而在实际教育中,这些兴趣班门槛低、指导思想不易、商业气息浓厚、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等问题屡见不鲜,为了让儿童掌握更多技能,为后续考试、升学加分等成为这些兴趣班的开设目标,这种思想指引下,教学过程也沿袭着“师本位”的传统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尚不能得到彰显,素质教育何从谈起?
2.教学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儿童基础教育都是采取“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所以在全国推广儿童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是否将儿童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将素质教育精准实施等都与地方政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程度有关。所以,儿童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不是老师、学校这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整个地方政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应该关心和重视的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将更多精力放在地方经济发展商,对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等缺乏认知,虽然国家一再强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地方政府认知不足、做法不够,会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推进。
此外,现阶段的基础教育管理、评估制度等都是围绕高考所进行的,所以,要想对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改革,不仅应从转变人们思想观念开始,更应该从调整教育制度开始。应尽可能地让教育制度更加规范、民主、科学,才能为儿童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推进提供必要条件。
3.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西方思想家波普尔曾经说过:“即使制度设计得天衣无缝,如果实施制度的人不太合适,那么制度也是纸上谈兵。正如一座城堡,即使再坚固,如果没有士兵把守,这座城堡也是形同虚设。”教师队伍的质量与否,直接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效。作为落实儿童素质教育这项系统而漫长的工程的主力军,教师们的作用显而易见。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因为近几年的资源整合,很多高校开始实行联合办学策略,在大合并的过程中,人才市场受到巨大的冲击,像师范院校等一些传统的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无法站稳脚跟,很多整体素质较高的学生不愿意报考师范专业,师范专业毕业的优秀人才也不愿意去中小学任教,这就导致了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快速下降,这为儿童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儿童素质教育改进策略
1.转变思想,创新教学模式
一方面,家长及教育者都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标准在于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而并非单纯地根据学生是否能写会画来判断这堂课是否有效。
素质教育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经过科学的、系统的研究之后,结合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年龄、知识基础等各方面因素,而确定不同阶段的针对性的教育方法的过程。素质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经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尝试、探索、再尝试的过程之后,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的过程。所以,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时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流于表面,而应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科学制定素质教育计划。
另一方面,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与素质教育相悖。很多学校为纷纷开设科学、编程、美术、音乐、体育等各类课程,说明老师已经认知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也有学生家长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童的素质水平,而纷纷在校外素质教育培训机构报名,比如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及逻辑思维而为孩子选择编程这一新兴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侧重于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模式,这些模式都体现了“生本位”的现代化教学理念。此外,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机构的老师,都可以尝试采用情境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等,可见,一切教学过程及内容,都应围绕学生进行,学生才是素质教育的主体,以此为基础来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循序渐进地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让儿童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应结合不同阶段儿童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完善评价机制,让素质教育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得到持续优化。如表一所示,应分别针对学校老师、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儿童自身等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评价制度不能采用模棱两可或极具主观性的内容,而应尽可能量化、具象化,以方便相关各方落实评价制度,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表一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策略
制度内容 参与方 实施办法
形成性评价制度 学校、老师 制定素质教育评估办法,并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将儿童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的检查、指导落实到人
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 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随时、随机、不提前通知的办法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作为年度学校素质教育质量评估的参考依据。
学生自评制度 儿童 倡导儿童参加评价,让所有儿童在评价中相互鼓励、相互比较,从而共同进步。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应对现有在职校长、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和教育,让校长的教育思想能够与时俱进,让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都能跟得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让校长及老师都能感受到到落实儿童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儿童教育英语是拒绝,才能培养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人才。只有让校长和老师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实践、总结、创新,为推行儿童素质教育的落地生根创造条件。此外,有些地区如果条件成熟,也可以推行教师聘任制度,鼓励教师进行科学流动,以解决教师转岗或业务不合格等问题。
三、结论
儿童素质教育是一项宏伟且系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正确认知和科学参与,儿童素质教育的落实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经过全面分析、科学尝试、及时调整、认真总结等一系列的阶段,这就需要相关各方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科学总结、认知思考,为进一步推进儿童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凯.素质教育背景下青少年儿童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丝路视野,2020(001):72-72.
[2]王娟.浅析音乐教育对儿童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养成[J].才智,2020(008):161.
作者:李红涛,性别:男 ;出生年月日:1981-09-21;籍贯:河北石家庄;民族:汉;学历学位: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少年儿童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