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开展的问卷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向妮
[导读] 本学期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暂且告一段落
        向妮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贵州 遵义 563000)
        本学期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暂且告一段落。为了深入掌握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情况,为课程的进一步教研积累实践经验,教师进行了对学生的教学反馈问卷调查。问卷采取匿名形式以获得学生的真实反馈。以下是对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开展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总结与分析。
         一、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学生教学反馈分析
        经过问卷调查,教师收集了三百份来自学生的随机抽样问卷,并获得了一定的学生对于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反馈。
        首先,在对于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的态度方面,学生整体保持着非常积极的态度。在第一题“你是否喜欢这门课程”的回答上,三百个学生中,有157个学生表达了非常喜欢的态度,有143个学生表达了比较喜欢的态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整体对本课程的态度比较积极,结合学生对第五题“你喜欢这门课程的原因是什么”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这门课态度积极的原因主要包括:认为这门课内容充实,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认为这门课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性较高,学生学习活动较为轻松;并认为这门课切实做到了提升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认识水平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在第五题“你喜欢这门课程的原因是什么”的选项中,AC选项代表的课程的实用性内涵,B选项代表的是课程的趣味性内涵,D选项代表的是课程的功利性内涵。经过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三百名学生中,有166名学生认为这门课程达到了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有65名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偏重趣味性,有69名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偏重实用性。其中,只有7名学生的答案中包括功利性的选项,而这几位学生同时也肯定了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的意义。由此,从整体上来说,这门课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设计较为合理,能够平衡好知识性教学与趣味性教学,并切实在实践之中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作用。此外,对第三题“您认为《生涯规划》这门课程,老师上课的态度如何”的答案进行归纳,可以发现,所有学生都选择了“A.认真负责”的选项。这是对教师的教学态度的一个很高的肯定。教师也会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之中继续秉持着这种教学态度,为学生带来令人满意的课程。

你喜欢这门课程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中包含A或C且不包含B    答案中包含B且不包含A或C    答案中包含D    答案中包含AB或BC或ABC
        人数            69            65            7            166
        占比            0.23            0.21            0.02            0.55
        其次,在学生对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的收获上,问卷也对其进行了调研,一方面通过第二题把握学生对生涯规划课程的整体评价,另一方面通过第六题,即主观题,把握学生的详细反馈。首先分析第二题“通过《生涯规划》的课程学习,你觉得收获如何?”。在这一题的回答中,有103个同学选择了很大,有197个同学选择了较大;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们对生涯规划课程的整体反馈还是很高的。

其次,进一步分析第六题主观题“本学期通过《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发现,同学们的答案中非常一致的内容是提升了自身对规划的认识水平,能够在这门课程的指导下对自己达到一个文件的有条理的规划,同时也意识到了目标的重要性,大部分同学都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并为此而努力、坚定地前行。其中,非常惊喜的是有部分同学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心态变得更加自信了。这个学生表示,在学习的过程中,他确立了今后的职业目标;内心有了想要为之而前行和努力的目标,所以他的心理素质也由此增强,在面对各种困难时更有信心与毅力去克服。
        但是,通过将第二题的答题情况同第一题的答题情况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学习收获的满意度相较于对课程的喜欢度而言是稍低的。对第一题和第二题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三百个学生中,103个学生对第一题和第二题的态度是一致的。但有54个学生在回答“是否喜欢这门课程”时,给出了“A.非常喜欢”的答案,但在回答第二题“收获如何”时,只给出了“B.比较大”的答案。整体上而言,本课程的趣味性高于实用性,这说明教研组想要进一步进行对课程的改良,可以从提升课程的实用度入手,丰富教学内容,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的课程。
        再次,第四题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调研。“在《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中,老师主要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这一问题,一方面是对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的客观情况进行的调研,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对教师采取教学方式的反馈情况进行的调研。而最终的结果表现出,三百个同学中有266个同学都选择了“D.多种方式结合为主”的选项,这反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的拓展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多样化趣味化的课堂教学,并获得了学生的认可。教师采取的多种教学方式主要包括教师讲授、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体验,这是强调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的教学尝试。在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始终秉持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的主体性引导教学效果的实现;学生的反馈也证明了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作用,值得为今后课程的开展所吸收借鉴。同学中,也有34位同学在第四题的选项中选择了“A.老师讲授为主”;这位同学在第七题“你对《生涯规划》这门课程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中表达了希望可以有更多轻松、大家参与的活动的意愿,这说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活动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第四题的整体反馈中,大部分学生都表达出了认可的态度,这说明这门课程现在的教学安排是符合大部分同学需要的。而如果有小部分同学认为课程的活动内涵还需要进一步发挥,这时,教师的努力方向不是提升教学活动设计的量,而是从质出发,提高活动设计的质量,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之中获得更多收获。
         二、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良方向分析
        第七题“你对《生涯规划》这门课程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是一道主观题,教师设计这道题目,希望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对本课程的想法;不限制学生的思路,而是让学生们对本课程群策群力,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总结分析学生的答案,教师在此总结了四个教学改良方向的关键词。
        一是实用性。学生们希望课程中增添更多符合学生现实学习需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何给自己的学习做一个有序的计划、如何结合本校的现实学习安排与当地教学资源做一些有效规划等。
        二是具体性。通过学生们的意见,教师反思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也发现在课程中理论部分比较多,而设计的例子相较于理论而言偏少;因此,下一步课程设计希望能够达到更加详细、具体的效果。
        三是参与感。教师在设计本课程的过程中,已经十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在课程中的发挥,并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以帮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但是通过学生们的反馈,教师发现在这方面上做的努力仍然不够,学生们希望着有更多的活动设计来丰富课堂内容,并促进课堂参与。其中有同学提出了“学生交流”这一方法,希望在课堂中能够增加更多的学生互动的环节,值得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参考。
        四是趣味性。在趣味性上,学生不仅要求更多的游戏设计等,同时,学生们也提出了希望丰富教学内容载体的意愿,主要包括通过视频音频等教学素材让课堂更富趣味、让教学载体更加多样。事实上,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如今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信息技术具有便捷性、高效性、集合性的特征,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听觉、视觉内容纳入课堂之中,大大调动学生的感官作用。教师也将从信息技术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对本课程的创新建构。
        此外,有部分同学也提出了非常有趣的意见。一个同学希望能够开设更多子科目,比如职业规划、学习计划设计等,但由于本课课时较为有限,所以难以实现。但是教师可以今后在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之中将其作为某一单元性课题予以教学。也有同学表达了希望增加课时的意见,这一意见的实现在现实条件上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希望能够通过提升课的品质来达到更加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