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青
天津市河北区第二实验新世纪小学300240
摘要:习作在语文教学中占重要地位,作文能力不仅是学生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训练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优化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优化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优化
1 唤醒小学生写作动机
动机是一个人产生参与某项活动的驱动因素,写作动机则是让小学生产生写作欲望与书面表达意图的动机。要想唤起小学生的写作动机,教师可以创设写作情境。如教师可引导小学生积极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情感体会或者思想观念,使他们进行自主表达,抒发真情,产生写作灵感,由此自主展开书面表达。
如在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中,笔者与学生闲聊,鼓励他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经验,及时唤起学生的生活回忆。有的学生描述了自己在暑假交到了新朋友,有的学生则描绘了暑假自己与家人外出旅行的新鲜感受,还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在暑假读的书、看的电视剧等。面对学生的生活表达,笔者鼓励他们将表达的内容写在作文本上,尝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暑假生活。由于学生在口语交际环节已经全面回忆了暑期生活,整理了语言材料,所以他们可以自主完成写作任务,及时展开书面表达。由此,可以切实唤醒小学生的写作动机,改善他们的写作状态。
2 观察生活,多写日记
作文来源于生活,脱离了实际生活的作文是一句空売,吸引不了他人的眼球,无法让读者心旷神怡。小学生正处于感受生活的特殊时期,他们对外界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在他们的眼里,一朵云可能成为多样的动画原型,一个图案可能引发他们无限的思考,一个现象让他们浮想联翩。这些生活元素成为学生感想的基本起点,也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溯源。为此,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在观察中将自己当下的心情记录下来,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一次“我眼中的美景”作文中,笔者让学生随意写自己所经历的一些场景,并将其中发生的故事描写出来。如此,学生们展幵了想象,有些学生写了学校的景色,有的学生写了上学路上所见的场景,还有的学生写了社会实践时的一处景色等。在这样的作文中,因为是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一个景色,自然离不幵学生平时的观察,一旦脱离了观察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他们是无法写出生动感人的作文的。
3 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语文学习和任何语言学习一样,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模块的训练,而这四块模块也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因而,可以将语文写作能力包含在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之中,无形之中共同提高。
在学生的听和写两大模块的训练中,可以将二者结合,以听写为主,这是一种是用于任何语言学习的方式,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训练语言的准确度和书写速度,同时提高语言听力能力考虑到学生水平的问题,可以循序渐进地从词到句子,再从句子到段。
至于写和说的结合,则可以把常用的表达方式和口语句型记录下来,同时在进行记录时,还可以让学生先把记录的内容口头表达出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汉语发音的准确度,接着让他们写下来,如此可以加深对于常用句型的印象,减少写作过程中的错误。无形中增强了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最后,在读和写的结合训练上,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进行提高,如此不仅可以提升词汇量,还可以丰富句法和语法的不同表达形式的积累,在写作时可以柔韧有余。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词语造句和段落仿写等练习,使其掌握一定的段落模式,在写作时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方式可以保证小学生在写作时有物可写、有句可写、写而不错,,提升语文写作的综合能力。
4 拓展素材搜集途径,优化学生知识储备
整理写作素材是促使学生自主进行书面创作的基本前提,关系着小学生的知识结构,而语言素材越丰富,也就越可以促使小学生在写作时展开想象与创作,所以要想真正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不断丰富小学生的素材储备。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拓展搜集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让小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自主迁移、创作,使其写出内容充实、丰富的好作文。
为了让小学生积累充足的语言素材,笔者会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整理作文素材,希望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灵活创作这些素材。比如,在日常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本班学生自主整理课文中的优美语段,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摘抄并背诵相关内容,也会组织小学生分析这些关键语句的表达方式,借此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再者,本班学生每周都要完成三次生活观察活动,可以观察周围的人,也可以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景色与各类物体的结构,利用文字、图表记录观察结果,以便在主题创作中自主迁移。除此之外,小学生也要自觉完成课外阅读任务,认真分析文本资源的结构布局特点与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写作活动做准备。
5 课堂积累,读写结合
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多源于课堂,语文教师在授课中除了让学生记忆基础的知识外,还应让学生在学习中发表自己的学习观点,并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达成读写结合的教育境界。通过读写结合,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守株待兔》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将文本中的生字生词进行了记忆外,还让学生进行了深度阅读。之后,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农民的看法。例如,学生甲说:“我觉得这个农民就像等待中彩票的人那样,有一种异想天幵的味道。”乙说:“一次意外的收获让这个人产生了继续等待意外收获的心理,其实就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心理在作怪。”听了学生们的议论,教师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我觉得你们分析得很好,那么你们可以作为旁观者去劝说这个农民吗?然后将你们的话写出来,我们来看看谁的建议更好。”如此,学生们幵启了快速的写作。通过读写结合,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效果。
6 完善写作评价,丰富学生写作认知
对于小学生来说,丰富的写作评价不仅可以使其及时意识到自己在书面创作活动中的现有问题,自觉修改书面表达方式与作文布局结构,还可以逐步引导小学生形成写作反思意识,便于学生在写作时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完善写作评价教学指导,促使小学生自主反思自己所存在的书面表达问题,反复调整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与作文素材的布局结构,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写作认知,稳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习作:我来编童话”一课教学中,笔者就组织了两轮作文评价活动。第一轮作文评价活动以小组互评为中心,笔者会利用导学案展示作文评价标准与方向,便于小学生逐条对照本组成员所写的作文,由此整理小组评价结论。第二轮作文评价活动则由笔者独立进行,根据每一个小学生所编写的童话故事确定修改意见,还会在作文中使用符号、图标进行标注,以便让小学生及时确定作文修改方案,使其自觉调整作文语言与内容结构。
7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注重听和读的能力而忽视了写作能力的训练,否则将造成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失衡。当然,语文写作能力的训练也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和配合,在这其中可能会出现学生信心不足的情况,此时教师就需要给与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以全新的态度和观念面对语文教材,重新规划自己的语文写作训练。语文教师更不能忽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马晓娟.试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J].家长,2020(23):156+158.
[2]刘丽.小学语文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0(31):197.
[3]薛增团.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优化对策[J].天津教育,2020(2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