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语言能力表达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8期   作者:林小贤
[导读] 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锻炼
       林小贤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锻炼,着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现阶段的学生在进行写作时,虽然辞藻华丽,但是内容空洞,文章以华而不实的辞藻堆砌而成,难以表达出学生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导致学生文章词不达意。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通过准确的语言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本文主要从阅读和演讲两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语言
       美文鉴赏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美文,指导学生将美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美文的选择应当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尽量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在阅读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虽然学生已经处在高中学习阶段,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写作中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而滥用语言是最为显著的一个问题。语言是一篇文章的基本组成,如果语言出现问题,则整篇文章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需要科学指导学生写作。为此,教师需要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整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在阅读美文的过程模仿作者的写作技巧,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在作者原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文章。在阅读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又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1】
       例如:在《荷塘月色》这一文的教学中,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荷塘月色》的相关朗诵片段配以舒缓的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全身心沉浸在课堂中。播放完毕后,教师鼓励学生分享在阅读和聆听过程中美好的片段,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一语段作者将荷花的清香比作歌声,将嗅觉和听觉融合在一起,两种感觉互通。朱自清先生的这一句被奉为近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作者很好地抓住荷塘月色与歌声的相似点,荷花的清香隐隐约约与歌声的断断续续相似,作者打破传统的写作方式,将荷花的“香”与歌声的“声”联系在一起,使嗅觉和听觉互通,两种不同的感官联系在一起更能表现荷塘月下的风景。

后半段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一语句也是通感的表现形式,作者将荷塘中的月色的光和影的和谐比喻成小提琴上的名曲,满足视觉的同时,也增加听觉体验。作者通过高超的语言技巧将文章的层次不断提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语言写作技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在演讲中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除上述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整合方式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正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高考的压力,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尽量将可利用的时间利用起来,增加课外活动更是不可能,这反而加剧学生的压力。因此,教师不妨适当增加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学习活动,同时锻炼学生的能力。演讲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演讲中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信心,使学生愿意表达自我,对于学生的写作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以此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促使学生在演讲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
       例如:在《拿来主义》一文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将该篇文章的创作风格以及文体特点教授给学生,确保学生对该篇文章有一个基础的了解。《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议论文,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及时反映社会现实,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战斗性等。因此教师不妨以这篇文章作为演讲的素材,教师要求学生以这篇文章为主题进行演讲。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犀利又不失幽默,对于还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文的语言技巧。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拿来主义》这一篇文章的看法,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其次,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即兴演讲,在小组交流和合作中锻炼学生的集体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拿来主义》这一篇文章中包含大量的语言表达技巧,鲁迅先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概括为三句话,即“貌似废话连篇却辛辣犀利,貌似表扬却针针见血,貌似无心之笔却一招致命。”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通过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拿来主义》一文中的语言的丰富和深刻,体会作者文风特点和创作魅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需要从学生的语言能力着手,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曾恒枢. 论导引中学生叙述性作文构思与语言表达[D]. 华中师范大学, 2002.
       【2】王克林. 如何提高当前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36):7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