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8期   作者:何珊
[导读] "互联网+"的时代改变了我们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对教育事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珊
       惠州市德威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01

       摘要:"互联网+"的时代改变了我们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对教育事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愈加关注和重视。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利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对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对学生阅读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培养和提升。语文教师只有对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打好阅读基础,促使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言
       阅读,可以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文化素养。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词汇、丰富写作素材、掌握语言的表达方式,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语文教师如何"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利用互联网中大量的信息资源创造了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掌握良好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让阅读教学流程更加清晰、教学效率更高效,并且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技巧。
       一、创建“互联网+个人阅读预习”
       为了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教师可以在课前录制十分钟的微课视频或者导学案,并通过网络发给学生。在微课视频中,教师明确要求阅读课的预习方式,布置学生朗读、理解生字和难句、口述故事情节,参考其他的背景资料写下预习批注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学生更加充分和透彻地理解内容,其次教师还需要将阅读课的大体流程及教学目标讲清楚,这样既能节省课堂时间,又能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所针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黄继光》时,提前把课前录制微课发给学生,告知学生预习的要求标准,读通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朝鲜上甘岭战役的背景以及当时人物的形象,学生自由阅读,边读边想,把自己认为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语言描写画下来,并说说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感觉,然后在课文空白处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用批注阅读方式标出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更能够主动地进行读、品、评、赏、画,学习兴趣更浓厚,阅读技能更丰富。
       二、组建“互联网+小组阅读活动”
       如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正在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现代阅读教学的模式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综合实力相当的若干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派发任务,小组合作讨论,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中国美食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菜系,并让他们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图片在课堂上展示。又例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之前,学生通过预习对文本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并布置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按照游览顺序画出路线图,根据自绘的路线图介绍双龙洞的路线,复述课文游览路线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疑惑点,最终小组录制成小视频。上课教师通过小组交流分享活动,播放各小组的视频,看完后其他组的同学可以随意进行补充和提问,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学生的疑惑,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做总结,引领学生有更高的认识和提升。
       这种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升,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分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质疑和交流课堂上的重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适当点拨,从而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提升阅读的效率,保障学习的质量,创新阅读的技能。


       三、构建“互联网+创设课堂阅读情境”
       将“互联网+”引入教学,最直观的好处就是能够将“视听说”三者相结合,使整个课堂更加生动,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通过播放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结合学生朗诵、表演或者比赛等形式,让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主要描写了威尼斯水城静谧优美的景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威尼斯的美景,并介绍威尼斯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特色,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例如,教师在讲解《火烧云》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把火烧云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对火烧云现象的探索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这样学生会对课文内容产生好奇心,对课文充满阅读的欲望。例如,教师在讲解《日月潭》的时候,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带入导游的角色,通过学生与动画里游客的一问一答,吸引学生的注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侧面向其他同学讲解日月潭的特点、形状和美景,利用情境教学来对日月潭的风光和特点进行更好理解和把握。
       教师采取适当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能从阅读中感受到乐趣和魅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语文阅读,从而达到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阅读教学效果,同时进一步提升的目的。
       四、搭建“互联网+拓展课外阅读途径”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贯彻,强化课外阅读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课外阅读适合儿童的读物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故学生从课外获取语文知识,阅读一些课外的材料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并且十分容易受到阅读材料的影响。因此,教师通过开展“互联网+”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鼓励学生关注“清北阅读”的公众号,教师选定特定的读物,每天布置学生进行阅读打卡的活动。阅读仅仅靠学生主动自觉完成是不现实的,一定需要完善的评价体系。例如:每个月的打卡阅读任务里,教师必须有评价反馈,要多鼓励小学生阅读,及时肯定小学生在阅读中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每个月从“快乐读书吧”课外书里选取内容作为语文词语大赛的考点,让孩子快乐地阅读,潜移默化地吸收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结语
       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从始至终持有耐心、爱心、细心,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把个人预习、小组合作、课堂阅读情景教学和课外阅读拓展有机结合起来,把科学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的阅读具有对学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精神、增长学识和见识等诸多的优势和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黄韵怡.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读天下(综合),2020,(4):1-1.
       [2]陆协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阅读能力的措施[J].好家长,2019,(41):126-126.
       [3]黄洁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语文课内外,2020,(4):32-32.
       [4]周闻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国际教育论坛,2020,(6):164-164.
       [5]郭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J].小品文选刊:下,2019,(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