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
河北省沧州市第三幼儿园 061000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吸收营养的关键阶段。为此,幼儿园不仅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幼儿的生活饮食,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幼儿园的饮食文化也是幼儿学习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要在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由此可以得出,在幼儿园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具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培养幼儿能够愉悦的用餐,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饮食文化 策略
引言:在中国饮食文化已经纳入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而且每个地方都具有独有的饮食文化和习惯,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开拓幼儿的知识视野。作为幼儿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饮食文化活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去参与到活动中,感受我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丰富幼儿的文化视野,也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幼儿饮食文化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教育中,进餐环节也是幼儿一日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中渗透很多的常规教育。比如,进餐前,进餐中,进餐后都是有一定规范性,才能有效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以及各方面的器官都未发育完善,在吃饭时尤其要注意很多的细节。比如,进餐前要注意手部的卫生;进餐中要做到“食不言 ”,避免“大口大口吃”的现象,以及不能浪费粮食的习惯;用餐结束后将餐具按要求正确摆放等。为此,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独特的饮食文化教育资源,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幼儿园教学中也要将饮食文化纳入我们课程中,丰富幼儿的学习视野,更加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明确指出幼儿园管理中,要不断探索幼儿饮食,在幼儿园中要搭建具有特色的饮食文化,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好扎实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加强幼儿对于饮食文化的了解,以及促进幼儿对食物形成正确的认知。在日常吃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为幼儿讲述制作桌上食物的整个过程,比如食物从幼苗开始便是在农民伯伯的辛勤培养之下才长出果实,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成为餐桌上的食物。食物来之不易,包含了很多人的汗水,同时让幼儿了解到不同食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通过活动的方式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以及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其次还能吸引他们进食的欲望,更加注重饮食习惯的养成。在积极愉悦的氛围下进餐,能够促进幼儿的消化,也能促进幼儿更深入的感受饮食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拓展幼儿饮食文化的策略
1.挖掘饮食文化资源,渗透到幼儿园教育课程中
著名的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饮食习惯的改良比其他任何改良,其优点显然要大得多。”这句名言足以说明饮食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能够影响我们人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为此,我们作为幼儿园的教育者,更是要挖掘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引入到我们幼儿园教育课程中,丰富幼儿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让幼儿园的课程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可以探索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组织幼儿进行制作美食的活动。将美食“搬”入幼儿园,充分的去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快餐文化非常盛行,尤其是一些油炸类的食物,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非常具有诱惑力,但是这些食物对人的健康有所损害。很多幼儿喜欢吃三明治、汉堡等“外来食物”,对于我们传统的五谷杂粮则显得兴趣一般,这是因为幼儿对其背后的饮食文化缺乏了解,所谓的汉堡及三明治等等最原始的模型便是中国的烙饼,而后传入国外之后被经过再创作又传回中国,其起源于我们的日常食物,让幼儿多了解类似文化,可以增强其对于健康食物的兴趣,抵制一些不利于健康的食物。增强幼儿的饮食文化底蕴,同时可以通过教其进行手工制作的方式来进行,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饮食文化的内涵。这样不仅仅是让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更加多元化了,同时也让幼儿体会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从而更好的拓展幼儿多元智能的开发,让他们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
2.搭建饮食文化环境,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
在我们的国家有这么一句名言:“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比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这足以说明饮食与教育的并存的意义。读书就像我们吃饭一样,要细嚼才能品出味道。由此可见,饮食文化环境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是关键性的因素,利用环境的创设,能够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饮食文化渗透出的文化知识也是非常具学习的有文化价值,如在食物背后的故事,寓意出来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能够更加让幼儿感知食物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爱惜粮食的美好品德。同时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也更加丰富起来,不再是那些常规的教育活动,通过饮食活动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例如,“美食手工活动”创设饮食文化的环境氛围,如教师提前用各种蔬菜水果汁将面粉做成各色面团,再组织幼儿利用一些模具制作我们中国的吉祥物,像娃娃,吉祥鸟,中国结等喜庆并具有代表性的图案,这些都是承载着我们祖国美好未来的祝福图案,具有浓厚的文化知识。在这样的制作环境下,幼儿能够更加体会到我们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传输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
在我们国家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一定的文化寓意,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让我们的幼儿在传统文化节日中,培养出良好的文化饮食习惯。教师可以多引入一些中国的传统美食讲解,中华民族在复兴的过程中,要自觉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其实很多所谓“外来食物”都不如我们中华民族长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食物,但是幼儿显然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缺乏了解,教师可以为幼儿介绍更多的关于中华传统美食背后的故事,与当今流行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文化进行对比,强调中华传统美食的健康性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故事,增强幼儿对中华传统美食的兴趣。同时,教师在幼儿进餐旁前可以介绍这些食物的饮食文化,让幼儿更加深入的感受到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食物,那么我们的教育更是离不开食物、离不开我们的饮食文化。通过饮食文化的渗透,能够让幼儿感受到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在幼儿园的课程中也充分的发挥了饮食文化的教育价值,能够萌发出幼儿对食物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我们的粮食,以及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参考文献:
【1】蒋秀娟. 对幼儿园开展健康饮食文化教育[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5):209-209.
【2】乌兰·强巴. 浅谈幼儿园饮食文化与儿童的健康发展[J]. 读书文摘:青年版, 2015(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