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玲
东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
摘要:在对幼儿进行幼儿园教育的过程当中,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对幼儿的智力进行系列的启发。通过区域活动的开展,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能动性。幼儿可以通过区域里不同的设施和学习设备和其他幼儿一起玩耍、交流和学习,可以促进其深度的交往和发展。一定的区域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发更深刻的思考。但我国目前的区域活动的开展,还存在系列的问题,诸如缺乏专职教师指导、教学设施不完备等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区域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开展区域活动以促进幼儿深度教育的针对性策略,以期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其拥有一个完善的幼儿园教学环境。
关键词:区域活动;深度学习;策略分析
在孩子接受教育的整个时期内,幼儿教育可谓是最重要的启蒙阶段,该时期孩子的性格、心理和对学习方法的认知都是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所以对幼儿的教育选择要严格把关。区域活动的开展对幼儿园来说是需要一定的基本条件的,首先是要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保障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后,再开展系列区域活动。同时还需要适宜的场地和完备的活动用具要健康,没有伤害性,从源头上保障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开展区域内阅读时,就要考虑教室的采光和是否安静,给孩子营造一个易于积极表达自己的氛围。另外,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时开展活动的重要目标,深度学习可以挖掘出幼儿内在的潜力,激发思维,最终产生较强的生活和学习能力。幼儿园应对区域游戏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加以重视,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与时俱进。
一、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区域活动的主动意识不足
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智力发展还在一个起步水平,深度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提升其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区域活动的开展需要孩子有积极参与的兴趣,否则没有兴趣对于幼儿的学习效果就大大降低了。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要以兴趣为出发点,激发幼儿参与的主动性。但是,目前在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活动中可以发现,幼儿的主动参与度并不高,缺乏一定的兴趣度。主要源于对环境和同学的陌生,以及要结合教师的积极引导。提升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主动性,需要加强幼儿对幼儿园环境的了解让其产生一种归属感。同时,在举办参与一些活动时,教师不要主观的安排角色,积极引导就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这样才能使得幼儿增强主动意识,积极的进行深度学习。
(二)同伴的合作意识较差
在深度学习当中,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幼儿教育来说也是一样。在区域性活动的开展中,类似拔河或者需要团队组合才能完成的活动都存在,如何解决问题对于幼儿来说可能有一些困难。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一般都会进行合作,但是就是缺乏一定的主动合作的意识。比如,在幼儿园不难发现这样的情景:对于同一样滑板车来说,如果一个孩子在玩,另外一个孩子喜欢的话就会争吵着也要玩,难免产生冲突,这时就是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应该让幼儿知道,谦让是一种美德,而且合作共同进步会不断的增进他们的友谊。因为,对于一些活动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完不成的,需要大家共同去解决。在深度学习中也一样,只有共享自身学习方法的益处,才能查漏补缺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深度学习的开展首先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其次也有利于正确学习方法的养成。深度学习中更重要的时能力的提升,使得幼儿拥有一定的战略性思维,对待事物有自己独特见解。幼儿园中区域教育的存在,就为幼儿创立了学习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情景,这些情景来源于实际生活,但是在这些情境中可以发现,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在区域性活动开展中,如果遇到系列的问题,孩子们想到的往往是向老师求助,然后老师解决但是不进行引导。
所以,在今后的区域活动开展中,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怕让孩子犯错误,要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深度学习中才会有更高的造诣。
二、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场景
幼儿时期,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都处在起步阶段,但也都具备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于区域性活动的场景的设立也应该更加的贴近生活,这样有助于幼儿学习知识的迁移,并且把这种能力应用到生活的其它各个方面。所以,对于场景的设立,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幼儿在真实的场景里,通过自己的能力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最后到解决问题,都有利于孩子实现自我的发展。具有挑战性场景的设立,能让孩子有一种竞争意识,从而不断的激励自己。同时,对于学习来说也是一样,面对困难的有深度的问题,学生虽然有疑惑,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的深入思考,激发自己解决问题的动力,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深入学习的经验。
(二)提供多样化且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活动材料
在区域活动中,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但因为幼儿心理特征的特殊性,所以活动材料的准备要以能吸引孩子为主。例如在本学期“树”主题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已建构对树的部分认知,开始对幼儿园内的树及树叶产生兴趣。幼儿们还提议,“收集一些树叶,带回班级里观察”。这时教师应尊重、顺应幼儿的兴趣,与幼儿共同收集园内的树叶,投放至科学区中,并增加放大镜、纸和笔等操作材料。幼儿能专注观察每片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片不同树叶上的脉络,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在记录纸上进行表征。由此可见,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投放深受其喜爱且有学习价值的材料,这样才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进行深入的探究。对于不同班制的孩子要随时准备符合其发展的活动材料,小班可以以卡通动画为主,大班可以循序渐进的引入一些数字游戏,使孩子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和玩耍。孩子的心理特征不可忽视,多样性需求也应该重视,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进行深度学习,增强对学习的热爱。游戏材料作为其中的游戏活动开展的载体,应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通过分享和交流,促进开展深层次的区域活动
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应该明了自己教学的重点,促进深层次的交流学习。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对事件的分享和促进大家交流上。让孩子产生一个良性的区域内互动,同时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孩子自主的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促进孩子的友谊的产生。让孩子从对个体的认识上,产生对群体依赖与合作。例如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一些困难的设置点设置的原因,不仅仅是设置之后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可以让孩子进行自由讨论和深入思考,从而有利于下次区域活动开展中类似问题的解决。将此应用到深度学习中也是如此,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形成多维度的解题思路,让孩子的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思索。从而有利于其未来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总结
深度学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区域活动的开展已经是每日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举办区域活动对幼儿有很大的实用性价值,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度,提升其综合能力,为今后小学学习甚至初中高中大学等都有一定的奠基作用。区域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互动,加强彼此的沟通从而有利于更加的深度学习。因为区域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这对深度学习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幼儿园通过自身特有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开展区域活动,有利于让幼儿更好的感知外部环境和客观事物,增强孩子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因此,各幼儿园应该积极改正其开展的区域活动中深度学习的不足,根据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改正,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园本身拥有良好的教学质量,而且对幼儿来说更是受益终身,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孙浩.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10):11.
[2]叶美华.利用游戏活动 促进幼儿深度学习[J].考试周刊,2020,(83):165-166.
[3]黄静.在体验活动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