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丽
杭州市胜利瑞丰幼儿园 310000
摘要:早期营养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幼儿的挑食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应当引起家长及幼儿园的注意,帮助幼儿克服这些习惯,保证孩子的营养全面。开展食育课程,能有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将讨论开展食育课程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幼儿健康;食育课程;挑食偏食
一、幼儿偏食挑食的原因
1、不良的饮食习惯
幼儿产生挑食现象的一大原因是食欲。若幼儿长时间未能定时定量进餐,在饥饿时选择以零食代替正餐,就会影响食欲。幼儿的胃容量有限,如果不按时吃饭,而是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例如点心、饼干,以及各种饮料,孩子的胃就得不到休息。这样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们面对着再好的饭菜也没有胃口,只挑少部分自己喜欢吃的菜进食,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偏食挑食的习惯。
有些家长在孩子四五岁时还会给孩子喂饭,这对孩子的饮食习惯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在应对孩子挑食的情况时,家长多采用哄骗、喂饭等方式,教师则会采取劝诫、对不挑食的孩子进行奖励、教导幼儿对食物营养进行认知的方法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行为。却极少有家长教师询问孩子挑食的原因,从根源上去解决孩子挑食的问题。
2、食物的自身特点
幼儿本身容易受到食物口感、气味、外表形态、组合搭配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喜欢上某些食物。经过调查显示,大部分孩子除了喜欢好吃的食物之外,还会被好玩有趣的食物所吸引,或是相较于家里的食物而言,对外面的食物有一定偏好。这也说明了在不知道食物的味道的情况下,幼儿很容易对食物好看的外观感兴趣。
而幼儿不喜欢的食物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种是有特殊气味的食物,比如芹菜、香菜、茴香等;第二种是味道刺激的食物。小孩子大多喜好甜食,因此面对偏苦的、偏酸的、偏辣的,或是尝起来没什么味道的食物,他们会产生反感的情绪。第三种是有特殊口感的食物,比如黏糊糊滑溜溜的食物,以及部分难以咀嚼,或是容易塞牙的食物,这也致使幼儿排斥这一类食物。
3、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按照孩子的喜好来选择食物的家长一向多于按照孩子所需的营养来选择食物的家长。家长要么太以幼儿为中心,对幼儿盲目服从,要么对幼儿极度放纵。一部分家长并不注意对孩子正常饮食的培养,过于放任迁就,从而助长了孩子挑食的习惯。而另一部分家长则对孩子的营养过度强求,强迫孩子进食一些营养食品,导致孩子对部分食物产生抵触情绪,适得其反。
还有一些家长本身也有偏食的习惯,会经常在饮食上挑剔,在孩子面前说这些好吃,那些难吃,潜移默化中会使得幼儿有样学样,影响他们对食物的喜好。抑或是家长的烹饪技术不过关,家里的食物没有滋味或者没有变化,这会减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从而更偏向于外面餐馆的食物。
4、孩子身体疾病的影响
部分幼儿的身体缺乏一些微量元素,例如锌和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幼儿的食欲不振。其余的各种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消化道疾病、脾胃虚弱,也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引起积食,长此以往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足,生长发育缓慢。另外在幼儿生病期间,服用的一些药物也有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对孩子的食欲造成一定影响。
二、开展食育课程的重要策略
1、健康饮食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幼儿园可以尝试将食欲课程纳入园本课程,每周安排一两节食育课,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和相关的校园活动,使幼儿对基本的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有所了解,知道食物的名称、种类、生长环境、营养价值、食用方法等知识,告知不良饮食习惯对孩子身体的影响,能对幼儿未来的健康生活产生一个很好的引导。
可以采取的培养幼儿饮食习惯的有效方式还有:固定时间就餐、固定地点进食、对就餐时间进行限制、教会孩子正确使用餐具;在用餐过程中,告诉孩子食不言寝不语,不东张西望,认真吃饭;告知幼儿饮料的危害,让他们懂得每天保证足量饮水的重要性,不能用饮料代替水等知识。通过多方面的培养,促使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饮食习惯。
2、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制作
出于对幼儿安全的考虑,大部分家长不会让孩子进厨房帮忙。但适当让孩子参与食物种植、采摘食材、购买食物、进行烹饪的过程,能让家庭享受亲子一起做菜的乐趣,还能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与生活技巧,让孩子乐于品尝自己的努力成果。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帮忙洗菜拣菜,或者打打下手;也可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意,把食物摆放成他们喜欢的模样。一定的参与过程可以让幼儿产生很大的成就感,从而对食物的味道充满了期待,不单单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还会督促他人品尝。
幼儿园则可通过课程讲解让孩子掌握基本的拼盘技能,培养孩子对色彩进行搭配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使用蔬菜、瓜果等材料进行实际搭配,从而使得幼儿对食物产生兴趣,对自己本不喜欢的食物也有了新的改观。让孩子亲手制作美味的饮品。各种各样的蔬果拼盘,帮助他们制定针对个人的美味食谱,能培养孩子对食物的亲近感,逐渐改正偏食挑食,或是浪费食物的不良习惯。
3、教给家长一定的营养学知识
食育课程的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家长。家庭作为孩子的最基础的生长环境,从各个方面都影响着他们。大部分的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外在需求,会忽略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其中饮食习惯的培养很少会受到重视。故而让家长的饮食营养教育的观念与学校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因此幼儿园可以开设一些家长营养讲座,传达一些基础的营养知识和幼儿的食欲知识给家长。改变家长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共同作用下,能最好地将食育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教学中去。
4、传统饮食文化的普及
在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同时,还应当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幼儿园可以利用不同节日的特色饮食,对幼儿进行饮食教育,在帮助他们改善偏食挑食习惯的同时,将我国各地的小吃与民俗文化知识传达给孩子,提高他们对新鲜食物的兴趣。例如,腊八节做糯米八宝饭、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可以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参与整个制作过程,并将亲手制作的食物与老师等幼儿园职工一同分享,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在“吃”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实现了饮食教育的同时,也能让幼儿学会分享,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进而达成德育的目的。
三、结语
如今现代社会食品业越来越发达,不良的饮食习惯也越来越多,这会对幼儿的成长造成严重的阻碍。幼儿园通过开展食育课程,可以让孩子获得食物的相关知识,培养有关食物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善越来越普遍的偏食挑食的现象,促使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左荣华.如何应对幼儿挑食现象,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J].读与写·下旬,2016.
[2]何梦露.幼儿挑食行为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7,000(005):196.
[3]何香.幼儿园体验式食育课程的探索[J].中外交流,2019,026(016):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