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8期   作者:马燕飞 苏梅芳 刘丽
[导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非常重要。
       马燕飞 苏梅芳 刘丽
       原平市永康中学 山西 原平  034100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非常重要。指的是通过挖掘与利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探讨数学学习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意义;将抽象的概念定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进而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应当乘着新课改的东风,尽快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初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本文基于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尚未成熟,容易被新颖有趣的事物所吸引。然而,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以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较为抽象、枯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难以让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具有实用性、趣味性等优势,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模式的缺点,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中去,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增强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1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含义
       生活化教学指将生活中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从而激发学生以实际生活为主体,展开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在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上,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的联系更为密切,学生的拓展思维也会大大加强,这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有活力的数学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生活化教学也可以是把教学课堂或者说把教学活动“搬”到现实的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对生活和对知识的理解、认知能力。在目前阶段来说,生活化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符合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一种集创新性、拓展性、丰富性于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2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是长久积累的结果,所以在教学创新、教学问题的解决方面也需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完成,这样才能对未来教育的安排提供更多的保障。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需要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思路变化,从不同的角度来掌握。生活化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数学的学习思维改变上不再是按照强制性的理念来完成,而是结合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或者是经常能够看到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与同学们开展较多的互动,促使数学知识的教导拥有更多的保障,在一系列问题的持续解决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帮助同学们对教师的思维和方法做出正确的解读,最终在各类数学思想的打造和创新方面得到更好的成绩。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要观察学生的成绩变化、能力变化、态度变化,促使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案设计取得更好的成果。
       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创设与数学知识相匹配的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的实现离不开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教师结合所讲授的知识点特点、与生活的联系程度等,去挖掘生活素材,将生活素材作为教学背景或者教学案例等来引入枯燥的知识点,最终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结合。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对实际生活的高度提炼。教师通过将学生引入自己创设的情境中,实现对知识的讲解,而学生又可以在情境中实现对知识的应用。教师情境的设计需要尽可能贴近生活且情境尽可能简单,因为越是简单的情境越容易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在情境中教师还要适当引入问题激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去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在这种问答中也更容易发现学生理解的薄弱点,进而进行有重点的教学。
       3.2利用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方面主张在不同的生活内容上开展科学的融入,坚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激发,引导他们在各类学科的掌握和锻炼上得到更好的成绩。《轴对称现象》这一章节有关轴对称图形知识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对称图形,我在课堂上呈现“蝴蝶飞”的多媒体课件,配上轻松愉悦的乐曲,在画面当中许多五彩缤纷的蝴蝶飞来飞去。此时,适时提问:大家从中看到了什么?为了更加有效地启发学生,避免出现“看到蝴蝶”一类的答案,我特地为学生讲解蝴蝶翅膀的张合过程,然后趁机提问:从蝴蝶的张合过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概念?其中蕴含了什么数学知识?这些情景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说出蕴含的数学概念却有一定困难。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后,能够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锻炼方面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数学知识的解读空间范围上不断的扩大,很多数学理念的掌握都可以得到更高的水平。
       3.3增加数学练习指导,引导学生科学刷题
       由于学科科目繁多,即使是主科数学,学生也没有办法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对此,更简单的方法是科学刷题,一方面,这可以在节约时间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熟练度,另一方面,这有助于学生认识正确的刷题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进步。总的来说,理论联系案例展开教学,推动生活化教学的落实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三方面做出努力。第一,要巩固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这是学生开展后续学习,教师开展后续教学的前提。第二,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通过合适的方式展示理论研究的成果,并且脚踏实地地进行教学实践,空谈只会误事,实践才能出真知。第三,通过理论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进行题目训练,不论是专题训练还是综合训练,这些都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息息相关,都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3.4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丰富作业形式
       课后练习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老师要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丰富作业的形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促使学生深入实际生活,完成作业。比如,在学习《抽样调查和普查》的知识后,老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习题,或者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决定作业的内容,激发学生写作业的兴趣,提高作业的整体质量。例如,老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①统计班上所有学生到学校的时间,判断哪个时间段到校的学生最多。②统计班上所有同学最近一个月的周均消费情况,并绘制成合适的统计图,分析学生在哪方面的消费最多。这些生活化的应用问题,会让学生走进生活,积极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生活化学习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并能够应用到生活之中。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组织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让更多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将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初中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让他们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并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确保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范怀琳.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50):46-47.
       [2]和月.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究[J].读天下:综合,2019(19):1.
       [3]朱玉忠.初中数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研究[J].中学数学,2020(02):94-95.
       [4]周磊.初中数学教材的“问题源教学”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2):10.
       [5]李伟恒.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与新课程理念渗透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02):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