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8期   作者:李娜
[导读] 数学这门学科是小学教育中占比最重的学科之一
        李娜
        上饶市广丰区商城小学   334600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是小学教育中占比最重的学科之一,其对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近几年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但就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学生对公式的生搬硬套不在少数。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学习的观念,有效地将知识讲解和教学思想相契合,以便于使得小学生在运算能力的方面上能够有所提升。本文将结合多年教育经历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策略研究
        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各学科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这一方面上,应与高效教学相匹配,注重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得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运算能力的基础上,懂得公式的灵活运用,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又能创立高效课堂。
        一、.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不高的原因
        1课标标准降低
        前文提到过,在新课程标准中降低了对学生计算能力(包括计算方法技巧、口算能力、计算速度等)的要求,而重在掌握数学解题思维和逻辑,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课标标准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其意图可以理解,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忽略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涉及到学生升入初高中、甚至大学之后解数学类、物理类题的速度,也成为各项考试中区分成绩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应在新课标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2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也是造成他们做题正确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教师的忽视往往是由于其对运算能力认识程度不高、不注重对深层次教学内容的探讨,而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造成的。教师更应该结合自己的做题经验,用通俗化的语言讲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做课后习题的过程中悟出计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对运算能力的重视程度。小学数学的教学要以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建立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教学理念。
        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升入小学后,学生刚刚正式接触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都非常陌生,而且小学生在心智、思维、学习态度等方面都不太成熟,往往会出现抄题马虎、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在批改学生作业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把2+3算成6,可见学生的计算功底之差。另外,在做课堂习题时还发现,学生们没有养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甚至有学生在桌子上打草,即便是在用草稿纸的学生,其草纸上的布局非常乱,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计算习惯加以引导,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二、创立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之源,针对小学生而言,小学的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很多时候不懂得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循循教导,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部分教师会照搬着课本上的解题过程给学生进行讲解,使得课堂氛围枯燥无味,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性不高,难以从这里提升学习兴趣。孩子的天性好玩,试想一下,在一堂索然无味的课堂上,无法抓住学生学习的心,他们将很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这样将极大地降低教学效率。而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创立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模式是所有教师的不二之选。

例如,我在讲解《加法法则》这一知识点时,其中讲到“加法结合律”时,我给学生创立了一个这样的教学情境:今早,老师在来学校的路上想买早饭吃,老师身上没钱,只买了一杯豆浆,一个油条和一块馒头。如果一杯豆浆需要2元,油条需要1.5元,馒头需要1元。大家想一下如果老师先给老板豆浆加油条的钱,再付馒头的钱和先付馒头加油条的钱,再付豆浆的钱,这两种支付方式有什么不同?然后我再引入《加法法则》的教学知识点,整个课堂相比以往更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更高。通过创设生活式的教学情境,可以将数学运算生活化,不仅可以带动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在生活式的教学情境中得到提升。
        二、布置探究任务,引导运算思维
        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强调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直接将运算公式告知学生并死板套用题目来进行数学运算教学,是非常不利于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在长此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将会偏离学习初心,追求的是解题的效率,而忽视了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要想根本上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应当在情景教学的模式下给他们布置探究性任务,引导并开发学生的运算思维。例如,我曾在开学季的时候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探究性任务,引领他们自主开拓运算思维。“开学啦,大家有要购买校服的吗?现在一套冬季校服是70元,一套夏季校服是50元,如果我要各买10套,请问需要花费多少钱呢?等学生都根据自己的方法做完后,我再列出(A+B)×C和A×C+B×C两个式子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知识点,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止一种计算方法,顿时被数学的奇妙所吸引。通过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引入,可以强化数学运算的相关知识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互助式学习,促进知识吸收
        在数学运算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式的探讨学习方法同样可以引导向教学核心。小学期间的数学教育,学到的公式定理不算多,但是只有少数的学生能有效地利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小组学习中,将会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把它们搬出来一起分享学习也可以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增强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契合思想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如果将知识内容比作一个靶子,那么学生掌握的公式定理就好比一支利箭,而数学运算的方法就是他们手上的弓,利箭只能帮助他们击中靶子,而如何做到精确地击中靶心,还是要靠他们对思想方法,也就是手上的弓的把握程度。因此,将灵活多变的数学运算方法教学贯穿于数学教育中就显得极为重要。例如,我在给学生上“加法交换律”时,先给出他们一个教学情境,家离校门100米,校门离食堂200米,那么从家走到校门再走到食堂和从食堂走到校门再走到家的距离一样吗?这个模型我在黑板上用直线给他们画出来了。学生给出了确切的答复之后,我会在黑板的旁边写出100+200=200+100的公式,然后再讲解“加法交换律”的教学知识点。经此,可以将数学知识点渗透于生活实例中,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同时切身体验数学运算与生活的紧密程度。
        五、结束语
        总之,数学这门学科在小学教学中占用的比重很大。在数学教育期间渗透数学运算方法,切忌公式定理的生搬硬套。教师要深知,采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的有益之处远远大于对所有题目进行细微讲解。探寻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数学运算教学新模式,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后玲玲.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5):59.
        [2]周春莺.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