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凯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甘田镇异地安置小学 533202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及效果,已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趣味游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受到快乐,这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十分有利。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对趣味游戏的运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游戏;运用
引言
近年来,国家的教育部门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数学新课改也在不断地进行深化,教育方式更是在数学老师的不断摸索中进行创新。在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是正确的教育选择。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多种多样且适合小学生的游戏,并充分发挥出游戏的优势,打造趣味性数学课堂,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有效地理解数学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同时促进数学教学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1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并且思维是最活跃的人群,适于让其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究。因此,我国的数学发展核心,应该放在学生群体上。通过激发小学生在学习时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改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趣味教学的重要性。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任务艰巨,教师要改进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利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并长期保持,才能更好的完成初中数学教学总任务。希望广大小学生都能热爱数学、探究数学,投身于数学研究事业,推动我国数学科学发展。
2小学数学教学对趣味游戏的运用
2.1运用趣味游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通常运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课堂枯燥无趣,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进而使得数学教学效果不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游戏,能够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营造出更加活跃、和谐、轻松的数学学习氛围。不仅如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虽然能够学习到相关知识,但是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趣味游戏能够将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2.2借助趣味游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喜欢各种有趣的游戏。
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开展一些趣味游戏时,学生总是表现得兴致满满、热情而主动,就连那些平时上课不认真的个别学生,也都高度集中注意力。由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不妨在教育实践中尝试融入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趣味游戏,以游戏装点课堂,以游戏为载体推动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这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激发与提高、小学生良好学习效果的获得都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可以说,灵活而科学地引入趣味游戏,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及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例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数学题目的练习。但是,由于本课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明显不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将“数学计算我最行”的趣味竞赛游戏引入课堂中。具体游戏规则为:笔者为学生出示数学题目,学生结合所学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计算并抢答,率先举手的学生将得到回答该问题的权利,回答正确的可得一分,回答错误不扣分。最后,数学题目全部被抢答完毕后,得分最高的学生便是本次“数学计算我最行”抢答比赛游戏的获胜者,并可得到一枚光荣勋章。学生有着较强的好胜心,在比赛活动中,纷纷铆足了劲儿,认真思考、计算、抢答。就这样,我们数学课堂学习氛围空前高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相当浓厚,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积极追赶、积极抢答的过程中对“四则混合运算”相关知识进行了很好的复习,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2.3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游戏活动
一方面,数学教师和小学生分别是数学课堂中的传播者和主体,数学教师要认清自己的教学定位,同时小学生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借助于游戏活动,将小学生引领到正确的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去。一般性的游戏互动方法只会让小学生觉得枯燥无趣,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让小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数学游戏活动,同时促使其数学学习之路不再孤单。比如,在进行“加减法的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几幅图片,第一幅图片是两摞书,一摞书的数量是10本,另一摞书的数量是15本,然后将两摞书本的总数用问号代替。第二幅图也是这样的两摞书,其中第一摞书本的数量是未知的,第二摞书本的数量还是15本,书本总数是25本。在第三幅图片中,第一摞书本的数量是10本,第二摞书本的数量是未知的,书本总数是25本。通过这样的图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行猜测,然后引导小学生运用手里的图书进行适当的实践操作,当自己手里的图书不够时,还可以和周围的小学生进行合作,最终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即减法就是加法的逆运算。
结束语
总而言之,趣味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有效运用,能够消除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弊端,弥补其不足,提高其质量和效率,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趣味游戏的教学价值和积极作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设置趣味游戏,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更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永青.趣味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1(01):93-94.
[2]汪广珍.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的有效做法[J].学周刊,2020(16):91-92.
[3]郭新梅.小学数学中对趣味游戏的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