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8期   作者:张岩
[导读] 一直以来,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课程中
        张岩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汇文中学           253113
        摘要:一直以来,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课程中,最为主要的两大特征即为实操性和专业性,教育者务必要顺应新课改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实验课程中的实践价值,有效丰富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把握好课程节奏。基于此,本篇文章基于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列举了几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措施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化学实验
        一、前言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新课改工作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课程也需要做出调整,合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结构变得更加完善,使得实验活动焕发出新鲜的活力。此外,教育者要把握好实验课程地进行节奏,并认真观察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中的真实表现,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课堂中,实验课程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但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实验教学却又是初中化学课程的薄弱之处。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传统模式的实验教学课堂中,教育者所采用的是“照方抓药”式的验证方法。由于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较多,能够留给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活动的时间非常之少,并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强化,同时也无法将化学课程的真正教学水平反映出来。其次,部分教育者仍然以演示讲解为主,即使会为学生安排自主实践的机会,但由于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在完成实验活动之后,将无法带领学生展开进一步思考,很难在当堂实现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建议
        (一)创设信息化实验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刚刚接触化学课程,因此教育者应当想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参与积极性,以此来为后续更高难度的课程学习打好基础。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者可以为学生创设信息化实验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带入到课堂中来。并进一步强化他们对于化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实验活动的情景导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主动探究的状态。
        例如,在教授《二氧化碳制取研究》的相关课程时,在组织实验活动之前,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二氧化碳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当学生的探究欲望被调动起来之后,教育者则可以布置以下实验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掌握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为了能够节约课堂时间,教育者可以加学生分成多个实验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完成后续的实验活动,同样也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告知学生后续的实验步骤。而教育者则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为学生展开一对一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实验教学的演示过程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中,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通常会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但由于展示空间有限,很多学生无法清晰地观察到实验流程和实验现象,经常处于囫囵吞枣的学习状态。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则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向学生完整地展示实验过程,并根据新课程主题,带领学生获取相应的实验现象数据,让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长时间地集中在课堂中。
        例如,在对《水的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这一实验活动进行演示实验时,教育者则可以提前将整个实验活动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在课程开始之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播放整个实验过程。在记录视频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灵活运用一些先进的剪辑手法,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看到实验活动的进行情况,并且利用多媒体设备的暂停和放大功能来让学生反复观看重要环节。教育者则可以在旁加以介绍,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实验效率
        信息技术的又一大功能是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在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育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将实验活动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同时明确地告知学生此次实验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以此来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为学生一对一的解答更多疑难问题。事实上,由于初中学生接触化学课程的时间较短,因此他们的化学学科素养仍然有待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并不完善。很难凭借自己的理解来掌握教材中的化学理论知识。为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有效活跃实验教学氛围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这一课程时,教育者在实验活动开始之前,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初步了解实验活动所需要应用到的器材和化学物品,并明确整个实验活动的执行步骤以及其中所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教育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将上文中所提到的诸多知识点和实验流程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反复观看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此外,教育者也可以通过课件PPT的方式来将实验活动的操作关键点列举出来。例如在实验活动中,会遇到“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进瓶塞
”这一执行环节,教育者则需要将“立即”二字进行加粗,让学生明确在这一环节中的操作要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新课改工作的执行趋势。在日后的初中实验课程中,教育者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实验课堂中的积极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问题解答和师生交流,以此来保证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彬.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10):21-22.
        [2]刘俊赫,刘艳.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0):44.
        [3]颜俊.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7(24):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