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8期   作者:杨得林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深入,我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受到巨大的影响
        杨得林
        云南省宣威市杨柳镇米田民族小学   655415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深入,我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受到巨大的影响,也面临着无法有效满足新课程教育理念之下的教学需求,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教育理念之下的课堂教学需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无可避免。同时数学是小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一环,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有效的满足当前数学的教学需求了,所以为了更好的推进小学数学的课堂改革以及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下文将探寻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措施,以此来推进小学数学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所以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的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小学阶段教育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新课程教育理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开展。同时,教师还需要留心观察在当前课堂教学工作中那些是与新课程教育理念不符合的传统教学模式,并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去推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而达到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可运用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推进新课程教育理念之下的小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而自信心而是高效进行数学学习的不二法宝,它能够让你敢于去探索和学习未知的事物,激发你学习的兴趣,是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的关键一环。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再加上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较为枯燥乏味,导致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容易出现数学学习自信心不足的情况的发生。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开展互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去安排互动交流的内容,以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为互动的主要目的,以此来帮助小学生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帮助他们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如教师对于部分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强化课堂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在数学学习环节所遇到的困难,通过互动交流及时地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以激励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以此来增强他们数学学习的获得感和参与感,进而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效的帮助他们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二、完善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积极引进师生互动环节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的课堂设计环节,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过多的将重心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如何有效的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为课堂的教学目标,这就严重的影响了小学数学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此,为了更加有效的推进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尽可能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融入到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并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以此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有效性,使师生之间的每一次互动都是有效的,都能够对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此来提升课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数学课堂的主人,而如何有效的帮助小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就成为新课程教育理念之下数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了。这就需要小学的数学教师在进行互动教学时,将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融入其中,以此来发挥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帮助小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自主探究学习的开展,通过设计有效的小组合作的互动教学环节,以此来调动小学生合作学习以及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激发他们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还要合理地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让成绩较好的学生与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同一个小组,使成绩教好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期间为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发挥同学之间的互助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还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以此来发现自身所存在的疑问,然后借助互动教学让教师及时为学生解决心中的疑问,进而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良好的氛围能够调动课堂学习的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能够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此,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是离不开课堂氛围的营造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时,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多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环节所存在的疑惑,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多提问,将自己不懂或者存在疑问的知识及时地向教师提出,让教师更好地发挥其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不懂就问的主动学习的意识,以此来激发小学生主动进行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的情况之下,小学数学要想有效地通过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设计是时充分地将互动交流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推进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开展,以此来激发小学生互动教学模式之下进行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达到有效开展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邵士金, 史姚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 000(003):104-104.
[1]黄中现.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策略[J]. 小作家选刊, 2015, 000(026):226.
[1]王卫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基本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 000(001):53-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