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圆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215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独树一帜的针对性的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品德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意识。本文将简要提出“立足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现存道德问题”、“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开发潜在教学资源”等三种优化小学德育课程的策略,希望给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校本课程;小学教育;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尚未成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构建健全人格。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基于此,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应该立足于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小学德育课程。
一、立足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现存道德问题
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在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理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随着我国教育领域对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我国各地的小学院校积极开展新时代的文明少年等活动,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尊敬父母,乐于助人。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他们都能够做到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但仍有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道德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调查发现,现阶段的小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行为问题。首先,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能力,不会整理自己的课桌椅,还缺乏一定的劳动态度。其次,部分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就会被动。班级内已经有少部分的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技能,大部分学生尽管坐在教室,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支撑,无法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最后,由于从小生活在家庭优越的环境中,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表现出铺张浪费的现象。
二、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开发潜在教学资源
(一)开设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传承中滋润心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千百年的沉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德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举办开展诸如经典诵读等活动,作为传统德育校本课程的主要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和传承性,还能够基于当下社会一定的现实指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复杂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不良的思想文化侵蚀着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诸如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等,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不断创新诵读教学的呈现方式,不断完善教学活动的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诵读经典的活动中。
(二)开展地方特色艺术学习,在熏陶中完善人格
德育活动不仅在课堂上,更在生活中。所以教师可用不同的方法来渗透。比如内容丰富的剪纸,题材多样,手法出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的传统地方文化艺术,也是很好的德育载体。像这样的历史传承课,学校可以聘请知名剪纸艺术家当教师,让剪纸走进校园,开展体验式教育。让学生在真实的操作中获得体验,认知角色、感知真善、分辨美丑、体验爱憎,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打造专业教师团队,落实德育课程
真实有效的德育教学课程需要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严抓落实这一环节。要想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仅仅依靠教师的知识传授是不够的,教师应该与其他科目的教育工作者紧密配合,立足于打造专业的教育团队,将德育与智育有效结合,贯彻落实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德育教学团队内的每一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负责,教师在班级内部挑选自己负责引导学生积极与这些学生进行谈话与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这一制度的设立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应该立足于为学生营造积极且向上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我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基于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探索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学习需求,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为其提供有效的德育教学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到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赵文珍.“德教合一”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2):45-48.
[2]陈永强.小学学校完善德育体系的有效方法[J].家长,2020(26):29-30.
[3]马骏,张旺,董阳,杜滨兵.校本德育课程有效开发的路径与实践——以西南大学附属小学“润雅”德育课程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0(2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