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8期   作者:谢剑飞
[导读] 在现代化社会中,德育工作愈加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
        谢剑飞
        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中,德育工作愈加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为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效果,提升小学生个人品行,诸多教师宜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开展教学工作。针对于此,本文将浅析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多元化角度提出落实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对策,从而帮助小学生提升自身个人素养与道德水平。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道德素养
        引言
        小学生德育水平是现阶段小学教育工作的重点关注内容,其相关工作已经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关注。生活化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教学因素,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应用程度逐渐加深。然而,就当前相关工作具体现状而言,该策略在应用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其应用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目前,如何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应用生活化策略已成为教师工作重点之一。
        一、生活化教学视域下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一)学生在生活中未接受到良好熏陶,有一定错误行为
        在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民众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因此愈加关注学生发展水平。然而受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会产生溺爱行为,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一定错误行为。例如,部分小学生在看到自己喜欢的物品时经常不经他人允许就占为己有,并认为这种情况理所当然。此类学生对生活化德育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当教师实施德育工作后时,这些学生会对教师所传授的观念产生排斥与拒绝心理,从而拒绝接受生活化德育教育。在此情况下,班主任只能利用大量时间与精力纠正相关学生想法,其整体教育工作进度与效率会受到极大影响。
        (二)学生生活中充斥较多不良因素,影响学生健康发展
        信息化时代确实会对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的德育工作提供一定帮助,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不良因素。例如,小学阶段诸多学生沉迷于直播与游戏,在课后不按时完成甚至熬夜打游戏,有的学生甚至为给主播打赏向教师与家长撒谎。对班主任而言,这些因素会对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的德育工作产生极大影响,并使小学生出现应付心理,只在表面上接受班主任教育,但之后依旧我行我素。最终,导致生活化教学视域下的德育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学生德育水平也难以提升。


        二、生活化教学视域下实施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对策分析
(一)实施角色对调,让学生体验德育工作
        在小学阶段,教师可通过进行角色对调让学生进入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并通过班主任行为发现自身问题,落实生活化德育教学工作。例如,在发现有学生在课上随意说话,听课不专心时,班主任先记下学生名字。之后,选择一特定时间召开主题班会,并将主题定为“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再让上课存在问题行为的学生到讲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进行发言之前,教师提前安排其他几位学生在该学生进行发言时故意小声说话,或乱丢东西,打断学生发言。此时,发言学生会感到生气甚至愤怒,班主任再去阻止相关学生捣乱。在该学生完成发言后,可能会对打断自己说话的几位学生产生偏见,之后,班主任在上台向学生解释缘由,并找发言学生进行谈话,如:“在刚才你也看到了如果你在台上发言,台下的学生窃窃私语,你会很生气。那你想一想,如果是其他老师在上课,你在窃窃私语,老师的心里是不是也会很生气呢?”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选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小行为几位有可能会对他人造成较大困扰,因此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会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最终,学生会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的德育工作中进一步提升自身道德素养,教师的德育工作也能得到充分的落实与提升。
(二)以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例与任务进行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抵御不良因素
        信息化时代下学生极易受到网络游戏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并对其产生迷恋心理。针对于此,教师可借助在该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实际人物与事例帮助学生落实德育教育工作。例如,部分学生喜欢打游戏,甚至因为想成为专业玩家而放弃学业,熬夜,影响身体。针对于此,班主任先不要否定学生的喜好,之后,找学生谈话,如:“老师知道你的梦想很好,但你知道现实生活中在游戏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又是怎样的吗?像DOTA2的高级玩家伍声,他是毕业于浙江大学的,而像你所认为的中途辍学练习游戏的往往难以成功。”对于沉迷看小说的学生,班主任也可向其列举有较高知名度的作家及其事例,如桐华、丁墨的小说作家均毕业于北京大学,而部分作家虽没有高学历,但有着极为丰富的生活素材。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因为班主任的理解而降低叛逆心理,之后再通过了解相关人物及具体事例后,会形成正确的心理,从而选择以正确的方式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总结
        就上述内容而言,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的德育工作在提升学生德育水平以及个人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施德育工作时,班主任应充分考虑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并充分分析该工作现存问题,从而找到相应解决对策。最终,学生能在这一德育工作模式下显著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与个人素质,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也将进一步落实。
         参考文献:
[1]丁琦.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1(07):230-231.
[2]贾守恒.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上),2019(07):288-289.
[3]邱伊娜.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9(0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