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雪竹 陈勇君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偏柏乡中心小学校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下,素质教育成为了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在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真是技能。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本文将从爱国精神教育、礼仪礼节、感恩教育三个方面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渗透方法
引言:小学阶段是起步教育阶段,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小学德育工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小学各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在具备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也能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家庭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意义
小学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承担着为学生打下知识基础和道德基础的重任。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各学科教师都要积极的利用学科中的德育元素,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为学生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也要落实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教育。同时,英语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会出现中外文化的碰撞,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契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正确认识中外文化的差别,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小学英语教育中德育渗透方法
(一)利用教材中的爱国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1]。在当下的教育条件下,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合了中国以及一些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礼仪、风俗等多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很广,全面的反映了一些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道德态度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元素。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认真的研读分析英语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例如在学习“ Where are you from?”这个句型时,教材当中会列举许多不同的答案。如: “I'm from America.”、“ I'm from England.” 、“I'm from China.”等等,并且会介绍各自的国家特点。教师可以首先介绍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突出特点,便于学生组织语言,同时也使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能够建立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可以首先从“China”这个词入手,当首字母大写时词义为“中国”,当首字母小写时词义为“瓷器”,用“瓷器”这个单词来代表中国是有一定含义的。中国古代的轻功业十分发达,丝绸和瓷器出口到多个国家,是享誉国际的中国特色商品。因此用“China”这个词来代表中国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也可以适当的介绍关于“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的知识以及中国著名的瓷都江西景德镇。除此之外,中国还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 The Great Wall),和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Mount Qomolangma)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并且使学生能够自信的介绍自己的祖国。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且能够以自己的祖国为骄傲,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利用教材中的礼仪元素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历来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但是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很多社会事物都朝着简单化、高效化和利益化的方向发,包括人们的社交礼仪也是如此。因此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将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与中国的礼仪文化进行对比,通过文化的碰撞使学生能够重视自己的民族礼仪文化,并且能够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涉及到一些日常的礼貌用语,如认识的人见面问好要说“Hello.”第一次见面打招呼要说:“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对方要回答:“Nice to meet you ,too.”在特别正式的场合打招呼要说“ How do you do?”这是关于打招呼的礼仪。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交礼仪。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要说:“thank you.”做错事的时候要说:“sorry.”关心别人时可以说:“How are you?”对方要回答:“I'm fine,thank you.”询问病情时要:“What,s wrong with you.”这些礼貌用语当中包含着情感态度,能够体现良好的社交礼仪和个人修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社交礼仪的学习,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注重社交礼仪的思想态度,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实现文明礼仪的培养。
(三)利用教材中的感恩元素开展感恩教育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会涉及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文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节日文化,节日文化要传达的是一种美好情感,也是一种精神倡导。如“ 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人过的节日,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意义,是为了教育美国人民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中国也拥有自己的感恩节日,如母亲节 (Mother's day)、父亲节(Father,s day)以及教师节( Teacher,s day)等,人们能够通过这些节日表达对父母和师长的感恩和尊敬。在涉及到“thanksgiving day”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的感恩节日,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在父亲节的时候给爸爸制作一张中英文双语贺卡,在母亲节的时候对妈妈说:“Happy Mother's day.”也可以说“Mother,I love you.”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来感恩父母的付出,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中国人在情感表达方面比较含蓄,可以学习西方国家的表达方式,直接表达情感可以给父母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幸福感,也能够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除了感恩父母师长之外,也要拥有感恩社会的心。使学生能够知道自己所过的幸福生活,是在无数革命先辈的努力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付出之下,才能够拥有的。没有教师的辛勤付出,就不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没有医生的付出,人们的疾病就无法得到医治;没有军人的付出,人们就无法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因此,不仅要感恩自己的父母、亲人和师长,也要感恩所有默默付出的社会群体。借着节日的话题开展感恩教育,使学生能够拥有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生活的美好品格,也能够使学生树立更积极的人生态度。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掌握交际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德育基础,使学生能够成长为知识水平高、专业能力强、道德水平高的全面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于立霞.分析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2020(09):219.
[2]崔春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20(01):40-41.
姓名:瞿雪竹,出生年月:1989.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重庆涪陵,毕业院校:四川外语学院,毕业专业:英语,学历:本科,工作单位: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偏柏乡中心小学校,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姓名:陈勇君,出生年月:1987.7,性别:男,民族:土家族,籍贯:重庆酉阳,毕业院校: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历:本科,工作单位: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偏柏乡中心小学校,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