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8期   作者:马林海
[导读] 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在其丰富的内涵中存在着大量的与德育相关的内容
      马林海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小学
      摘要: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在其丰富的内涵中存在着大量的与德育相关的内容,这无疑给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资源。在素质的倡导下,对小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意识与价值观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就要从多个方面来开展德育教育。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优势,在教学中实现德育培养与传统文化渗透的双重目标,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德育教育
      引言
      人才的培养包括多个方面,如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审美能力以及道德素养,其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道德素养的培养。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也都深刻认识到了学校教育中不能单纯地追求孩子考高分,德育教育同样重要。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学生具有正确价值观与道德素养基础之上,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
      (一)爱国主义
      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小学生应当意识到并做到的,教师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德育价值,并在教学中有机渗透。例如学习《战国策》中的“荆轲刺秦王”就展示出了其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在《论语》《老子》中也有部分“兴邦振国”的思想。作为当代小学生应当学习古人的这一精神品质,从日常行为中、对某个时间的态度中体现自己的爱国情感。
      (二)团结友爱、睦邻友好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团结友爱、睦邻友好一直是被国家所倡导的精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重要品质。“以和为贵”是社会精神与国家发展的重要精神指导,小学生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要做到与人友好,以和为贵。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有助于指导学生同他人交往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和为贵”建立优良学风。
      (三)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小到一个家庭的发展,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设,都需要国人具备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往往会分析到众多的历史人物,在逆境中生长,在困苦中拼搏,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先人们奋斗精神更是值得学生学习。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要在讲解相关内容时渗透这些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其德育素养。


      二、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诵读经典文学,促使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我国的传统文化众多,但是课堂授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给小学生推荐一些包含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意义的读物。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思想启蒙的好时机,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人格培养的关键期,让小学生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在每天晨读时拿出5-10分钟的时间来诵读《弟子规》、《论语》以及《千字文》等内容。在班级内形成了浓郁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学生们也会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诵读经典文学,学生们了解与感悟了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品质。如爱国思想、奋斗精神、勤俭节约、团结友爱,更是对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有了深刻的感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诵读经典的比赛,促使学生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
      (二)提升教师个人道德素养与文化底蕴,发挥榜样作用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事物的态度,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道德素养高,自然也会对学生这方面的要求高。因此就要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文化底蕴,发挥出其榜样的作用,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实现两个的融合、统一,将传统文化自然而言的渗透在德育教育中。例如在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每个节日的来历,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其自己探索每个节日的风俗。如在春节期间要给长辈、亲朋拜年,继承与发扬这一传统文化,是一名当代小学生德育素养的体现,其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德育知识。
      (三)发挥网络平台的宣传作用,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
      传统文化的渗透、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的宣扬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还要充分发挥出网络平台的作用。教师可以在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QQ群等地随时发布一些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也鼓励学生在此分享一些自己阅读的传统文化的书籍、文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学生们可以在此获得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同时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将两者融合起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在德育教育渗透传统文化,两者深入融合可以发挥出更强的教育效果。教师要结合具体德育教学内容灵活的融入与渗透,以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化德育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江海棠.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分析[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6):261.
[2] 仇志芹. 浅析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7):102.
[3] 陈卓锋.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分析[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 000(001):P.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