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
陕西省商洛中学
摘要:美术是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美术作品的内容、类型、思想等形象地记载了人类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现代教学的重中之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美术课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美术的形式感及现代性,还应当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术文化内涵,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美术教学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现代形式的美术教学中,使美术教学内容更具中国文化特色,让学生重视并乐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培养学生美学素养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学美术教育;路径分析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不断发展和演变过程当中累积和沉淀的产物,其包括了戏曲、绘画、剪纸、音乐、书法、雕塑、建筑,以及传统服饰、传统美食等,本身具有较强的历史痕迹、浓厚的艺术气息、浓厚的中国特色。将其引入到中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美术课堂教学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同时更好的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感染和熏陶学生,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术思想和传统文化意识。在这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美术教学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具体、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也可借鉴和参考较为成功的中学美术教学案例,从地域性、艺术性、人文性入手,为学生构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气息的美术教学课程体系。
一、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学美术作为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教育学科,是中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当下,中学美术教育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中学在美术课堂上出现“重技轻艺”的现象[1],一些教师、学生更加注重的是分数是否提高、美术教育对升学是否有影响。在中学美术教育中,部分教师只是简单介绍或者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而不深入讲解作品背后的情感和寓意,部分学生也不愿意多思考作品的言外之意。特别是对于一些美术艺考生来说,他们希望通过几个月的美术突击训练取得升学机会,却忽视了对自身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2],部分中学的美术教育内容、形式也逐渐西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等内容的掌握。再次,部分中学的美术教育形式过于单调,部分教师依赖教室、书本以及PPT开展教学活动,没有采用能够促使学生体会美、创造美的教学形式[3]。
二、中学美术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2.1拓宽了学生文化视野
相比中国美术知识,西方美学由于色彩饱和度高以及形态的个性化,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但在潜移默化中却对学生的思想认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对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片面关注于西方作品,忽视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长此以往还导致学生文化视野的狭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而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美术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让学生在赏析作品的同时去感受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2中学美术教育方面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首先有利于更新陈旧的中学美术教育理念,改变应试教育下部分教师只注重技能培养的落后思想,从而真正贯彻落实社会对中学美术教育的要求。其次,可以丰富中学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内涵,使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15],不再单一死板,使中学美术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最后,有利于推动中学美术教育形式的创新,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结合[16],从而不断探索出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路径
3.1科学整合美术教学内容
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从不同方向和层面入手对中学美术教材进行剖析和研究,对其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气息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整合。掌握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并结合学生的具体诉求和专业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创新、拓展、延伸。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流程,了解其在学生实际生活当中的转化和应用,秉承扬弃、继承、发展的思想,对生活当中实际存在的案例、场景、现象进行全面转换。把握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将其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融合。利用更加直观、简单的内容导入复杂的美术课堂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学。教师也需考虑当下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的变化,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网络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收集,或加强对优秀的中学美术教学资源库的访问,有侧重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教学资源的筛选,并在恰当的时机导入中学美术教学中。
3.2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被同化埋没的挑战。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时,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应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外来文化,不能一味拒绝,也不能一味接受,要以辩证的思想去看待,学习并吸收外来文化中精华的部分。对于当代教师和学生来说,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家共同的职责,要热爱传统文化,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正确处理并看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扬光大。
3.3优化课程教育教学模式
融合目标的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教育工作者教学手段的先进度有着直接关系,换言之倘若教育工作者采取了先进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艺术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也具有积极意义,反之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传统美术艺术其实也流传了几千年,在历史长河中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美术大家,像顾恺之、吴道子、齐白石等,他们的作品无不是我国重要的艺术瑰宝和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在两者融合过程中,为确保融合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教育工作者可借助“绘画作品”,带领学生进行赏析,同时为强化学生赏析深度,教育工作者可在介绍绘画作品时,连同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以及创作技巧进行讲解,以此在不断提高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同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美术作品的内在美,最终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是优秀中华儿女的劳动成果。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及推进,美术教学逐渐受到广大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的美术知识及技巧外,还应当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及独特魅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综合素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关于中学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41-142.
[2]刘艳.多元融合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72.
[3]黄万彧.中学美术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30):161-162.
[4]张晴晴.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美术教育的有机结合[J].作家天地,2019(21):178+185.
[5]陶永胜.基于民间文化视角的中学美术教育课程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128-129.
石英,男,生于1972年11月,中学美术一级教师,籍贯:陕西省商洛市,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单位:陕西省商洛中学;大学学历;主要研究中学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