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评价方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8期   作者:丁宗树
[导读] 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中职教学的质量
        丁宗树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高场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中职教学的质量,还要将信息技术贯穿于中职教学评价的全过程,深度、科学和有效地实施课前、课中与课后评价,在过程性评价支持下找出中职教学改革的着眼点,不断创新教学活动的方式,丰富教学资源的配置,针对学生情况设置具体的教学环节,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找出教学改革的着眼点,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评价方式;中职教学;改革措施
        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都应有评价的伴随。教师还要进一步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导向、诊断、反馈和改进的机制,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服务。中职院校教师还要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发挥多种辅助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打破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在时空中的限制,科学的运用结果性评价、反馈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方法。
        一、课前评价的应用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仅仅注重课后评价,不注重课前评价,课前预习和评价总是停留在形式上。由于未能布置详细的预习任务,不能了解学生预习中的难度,因此无法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课前评价。在互联网环境下,还要发挥信息化教学平台的重要作用,提前布置教学活动任务,合理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诊断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从而找出促进教学活动深化改革有效措施。
        (一)优化用于课前评价的试题
        教师需要合理设计用于教学前的评价试题,评价试题尽量精简,这样能防止试题过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同时也能有效控制教师后续反馈的工作量。一般信息平台中的课前预习题目5-10题为宜,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题目内容涉及到各知识要点,强调在题干渗透知识背景信息,合理渗透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教师还要将学生易出错的地方合理转化为试题,这样有助于精准的判断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还要基于信息平台进行试题结果分析,了解学生解答情况,科学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二)根据结果调整教学的策略
        教师还要基于互联网评价平台了解学生的自学习情况,运用统计分析软件了解学生的错题情况,分析学生回答每道题的时间,准确分析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并且以此为依据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为了让后续的课堂教学合理进行,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还要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此为调整教学策略着眼点,从而提高教学内容适应性。
        (三)对各种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教师还要基于互联网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包括分析学生运用碎片时间学习的基本情况,学生学习主要集中在哪里,学生对哪些课前预习内容更感兴趣,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自主课前学习的情况促进学生进行反思,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综合分析学生讨论情况,判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进行综合评价奠定基础,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二、课中评价的应用
        课中评价应当打破主体单一的问题,强调师生互动评价,评价应当保持较高覆盖面,教师可以用用在线评价的方式对所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广泛参与到师生互动当中,得到良好的课堂指导效果。
        (一)理论课中的评价
        理论课主要讲述知识概念,介绍基本的原理,阐述知识,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指明学生学习的要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水平提出难易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接受测试,这时的测试应当尽量的给学生更高的分数,以便激发学生的听课自信心,促进学生主动投入课上学习。教师还要通过课上评价把握每个学生学习效果,并且通过签到、抢答、主题讨论等进行互评,这些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满意度,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理论授课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还要基于学生客观回答与学习体验进行专门的评价,强调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评价,从而纠正学生的理论认知问题,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实践课中的评价
        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教学当中极其重要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要建立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中职院校实践课应当突破以笔试代替评价的弊端,可以在实践练习环节运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教学评价,随机挑选一些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演示他们的操作过程,然后由其他学生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其次,在考核环节可以要求每个学生上传一个自己认为较为优质的实践视频,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实践环节的易错点,从而进一步提高深生操作的准确性。第三,发挥大数据与智能化平台的记录数据作用,综合判断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并且通过教师评价指出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亮点,进一步发挥榜样示范的演示标杆作用。实践评价环节还具有启发性,强调及时纠正错误,确保时间过程中所有操作的准确性。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细节进行评价分析,这样可以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充分的评价依据。
        三、课后评价的应用方法
        传统教学中的课后作业单纯的由书面作业组成。新时代的课后作业具有信息化特征,教师可以布置更丰富的作业项目,并对学生的课上学习做出更科学的评价,指导学生基于课后作业拓展学习领域,提高学习的深度,促进学生创新性开展实践探索,达到巩固和提高学习质量的效果。
        (一)采用自主评估方法
        有些学生未能在课堂上保持与教师的积极互动,可以在课后作业时形成师生互动,教师基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估,促进学生进一步自主反思,指出学生的不足,明确学生努力的方向,并且就学生作业暴露的问题给予学习意见,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
        (二)应用思维导图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深度进行学习反思,把握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的得失,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每节课的知识制作成思维导图,并且将思维导图上传到信息平台,学生可以讨论思维导图的制作情况,教师可以为表现优异者加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三)发挥课后补习作用
        课后实习是对课前、课中的学习任务的补充,通过课后补习可以促进学生加深理解课内知识,并且引导学生查看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料,或者让学生重新答题,允许学生通过自主提问的方式提出疑问,教师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指明学生进步的空间。
        (四)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应当伴随中职教学的始终,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最终判定,还要发挥促进学生反思的作用。中职教学评价应适当创新,突破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限制。基于信息技术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提醒、帮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反馈的数据信息预判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给予学生学习建议,综合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签到、回答、投标、评论时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且在线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将学生的各种表现按照综合权重融入评价体系当中,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不再过度担心自己期末成绩,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做好日常学习,既有助于指导学生积极投入日常学习,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倡导正确学习理念的效果。
        结论: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反馈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需要,从而合理的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满意率。还要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构建智能化、个性化、全方位的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收集学生学习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形成动态化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尝试应用新教学方法,从而促进中职教学改革的深化进行。
        参考文献:
        [1]朱丽.从“选拔为先”到“素养为重”:中国教学评价改革 40 年[J].全球教育展望,2018(8):16-17.
        [2]黄晓琴,朱德全.走向可持续:职业教育课程阶段性评价体系建构[J].职教论坛,2014(6):71-74.
        [3]胡弼成,王祖霖“.大数据”对教育的作用、挑战及教育变革趋势———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2015(4):98-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