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江·合孜尔
新疆哈密市第三中学 新疆哈密 839200
【摘要】科学探究作为高中生物的四个核心素养之一,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同学都应该足够重视。探究性的学习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方式,在实际的课程改革当中,新的教学目标加入了探究性学习这样的全新教学方式,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去总结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探究性的学习背景之下去掌握更多生物教学当中的应用点。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的整体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探究性的教学讲究的就是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创新思维
引言
探究性学习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具有精确定义,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进行的自主学习,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设置具体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预习、深入探究和合作交流模式来进行学习,从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满足新课程的认知目标和核心素养目标。在教育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高中生物是非常备受关注的一门科目。现在新课程教育的改革需要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让老师以探究性学习为基本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融入到生物的学习当中,并且能够以探究方式去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探究的思维方式,解决学习的难题。
一、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创新思维培养价值
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急需的创新性综合人才。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学科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针对高中教材教师可以进行深度挖掘精心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体现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学习和思路优化的积极引导作用,从而全面调动高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科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根本目标,依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显著提升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打造高效、科学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
二、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高中生物教学理念,重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需要围绕生物素养、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符合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实现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升高中生物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必须进行探究性教学活动。探究性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完善教学过程需要丰富生物知识和积累教学经验,弥补陈旧固定教学模式的不足,设置悬念进行生物的导入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敏锐程度有效提升,真正实现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创新思维。
例如,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具有经历性和实践性,高中学生的理解更加到位可以有效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有效激发学生的生物学科求知欲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像在高中生物教学《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在初步解读教材的相关原理后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提出问题:洗衣服时用什么温度的水清洗效果最好?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是否会使得酶活性丧失?围绕生物课堂内容进行探究性实验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被有效调动,活跃思维实现创新能力的增强。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创设趣味探究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对于高中生物的探究性教学具有引导作用,创设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在探究性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大胆展示和自由发表个人观念,全面凸显高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
作为高中生物学科教师必须针对实际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案,改变高中学生被动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勤于动手逐步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转变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刺激创新思维的逐步构建,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指引学生探究生物知识奥秘。
例如,牢牢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就是围绕基本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发挥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推动作用,使得高中学生心情愉快进行探究学习,掌握基础知识逐步内化为个人能力。像在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材料来建设细胞模型来加深理解,比如选择鸡蛋作为探究材料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观察蛋清、蛋黄的明显界限以感知细胞膜的存在,借助生动形象的实物展示可以加深对细胞模型的理解培养学习能力。
(三)深度挖掘高中生物教材,打造高效生物教学课堂
新时代涌现出许多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和高效的教学模式,新课改推进高中生物教材得以进行重新设计,科学规划学科体系和知识内容做到服务于高中学生提升生物教学质量。教材是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活动设计的载体,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技巧正确认识生物教学的教学功能,大胆挖掘可用素材进行调整、开发、拓展和二次利用做到超越教材拓展高中学生的学习视野,构建平等交流的互动性教学达成共享、共识、共建的教学目标。打造高效的生物探究性教学课堂必须激发师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拉近师生关系进行讨论式的探究性教学来分析实验现象和解释实验原理,多角度全方位应用生物素材来提升课堂整体教学质量。
例如,深度挖掘高中生物教材资源是科学设计探究性实验的关键,拉近师生关系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度解析,真正把高中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高效学习的核心。像在教学《遗传学》的“相对性状”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单、双眼皮”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问题引导,深入到基因学进行有效观察以掌握基本原理,从而懂得“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就是相对性状”概念,真正发挥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训练,显著提升创造思维能力
建立健全新的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转变传统教学的思维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科学有效将探究性学习融入到生物教学实际中实现思维水平的全面提升。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活动,面对一个问题教师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解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养成的灵活多变的思维需要循循善诱逐步实现,丰富多彩的综合性生物探究活动为高中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有效激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例如,注重对高中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能力的培养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构建教学情境来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价值,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像在高中生物讲解《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围绕他著名的豌豆杂交实验进行探究性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品种豌豆的表现性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已有的视频进行课堂的展示性教学,帮助高中学生理解基因学的基本原理为后续的遗传教学奠定基础,发挥高中学生创新思维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引导延伸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国家进步的不竭力量之源,在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探究性学习活动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刺激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兴趣,引导高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洁萸.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9,(8):61-62.
[2]周美珍.中学生物学教学实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3]贾世华.浅析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8,(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