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欣媛
广州市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 510000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1]。面对学生线上学习实验材料不充足、课外探究活动受限、师生及生生间的直接互动交流不便、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等一系列困难,作为科学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线上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思维和方法,这对于激发学生线上学习科学课的热情,使学生保持勇于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科学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
关键词:线上教学;小学科学;问题与改进
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重在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而了解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科学知识,获得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科学技能[3]。以小组活动为主的探究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4]。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给学生学习科学课带来新的挑战。
一、学习环境的改变打破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环境及方式的改变也产生一些新问题。首先,线上学习离不开网络和电子设备,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进行网络操作的技术还有待提高,部分学生还需要在大人的辅助下进行线上学习。但在白天不少家长需要上班,孩子和老人在一起,无法及时进行学习。这是老师在进行线上教学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其次,平时在学校进行学习时,课堂教学会为学生营造一种适合学习的氛围,除了学习用品和学习的同伴之外身边没有其他干扰因素,同时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也会受到一定的约束。而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时,一部分家长无法在学生学习时做到全程陪伴,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足,学习过程中受到家中其他因素的干扰,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另外,线上教学期间,学生接收到的大部分有关学习内容的信息都来自于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信息设备,对于充满活力的小学生来说,长期面对电子屏幕,学习的热情也会逐步下降,容易进入一种疲惫的状态。
针对上述学生面临的问题,首先教师要通过各种在线培训及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网络教学水平,不断学习新的网络教学技术,比如一些常用授课平台的熟练应用、微课的制作技术、网络资料的搜集等。熟练掌握网络教学技术,就能够在学习时间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而不是把每节科学课限制在白天的某一固定时间。由此以来,对于无法完全独立进行线上学习的学生来说,相对灵活的上课条件可以使家长在空闲时间辅助学生打开学习平台,进行科学课的学习与探究。其次,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建议学生在开始学习前整理好书桌,准备好上课所需物品,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家长可由最初的陪伴逐步过渡到孩子自己学习,锻炼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相应反馈和肯定,以此增强学生科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为了避免学生由于长期面对电子屏幕而产生的疲惫甚至麻木的学习状态,教师在线上教学时也要改变思维方式,换位思考,巧妙的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可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自我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在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可鼓励学生主动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知识就变得更有意义,学生的兴趣也就随之提高。
二、实验材料缺乏及课外探究活动受限。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习方式大多以实验探究或室外实践探究为主。学生在做中学、在体验中感悟,纯粹的灌输理论知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没有太大帮助。然而,实验材料的缺乏给学生线上学习科学课带来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做出适当调整,让学生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提升科学素养。对于学生出现实验材料缺乏的情况,如果是测量工具,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制作学具或寻找身边的替代物。例如实验中若需用到量筒,可鼓励学生用透明的杯子、纸带、直尺等材料制作简单的测量器具。另外,教师也可录制相关的实验演示视频,供学生观看学习。教师通过视频对实验过程进行直观而详细的演示,对于学生在缺乏实验材料情况下的学习有一定帮助。科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果仔细观察就会有新发现。例如学习植物的花和种子时,可以观察家中常吃的蔬菜瓜果及粮食,教师善于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科学知识。
三、师生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互动受限。
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时,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及时进行面对面的现场交流互动,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做出及时指导和反馈。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有一定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了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的线上学习兴趣也会有所降低。
沟通是一座桥梁,为了避免出现由于沟通不畅造成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和效果下降,科学教师更应该“筑”好与家长及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前期可以通过电话及网络通讯设备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科学课的情况或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改善课堂互动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与学生们约定一个共同的学习交流时间,大家在线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交流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另一方面,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遇到问题及时跟老师线上或电话沟通,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及时作出回应并对学生的提问行为作出肯定和表扬。对于学习时间不固定的学生,教师也可开设一个专门收集学生学习问题及展示学习作品的网络通道。
线上教学有弊也有利,虽然教师和学生在此期间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下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新的教学模式激励着教师积极学习和思考,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及其影响[J].人民教育,2017(07):46-49.
[2]闻蓉美.在变革中提高小学科学线上教学有效性[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5):21-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陈洪辉.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例谈——以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0(1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