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 300270
摘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的重要课程,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人才的任务。教师应当在当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紧密联系实际,科学施策,提升教学质量,以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对其他科目学习的强化,使高中教育与经济社会、大学教育有效衔接,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思路
一、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积极与社会需求相对接
现如今,社会对高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不断强化了高中的自我提升意识。学校不仅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还需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对普通高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及时发现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不断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校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并积极与社会需求相对接,进而把握高中的人才培养方向,提高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改革,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普通高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型的人才。学校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标准。受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为普通高中学校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我国高中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时,要结合学校具体的情况以及新高考改革的背景,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强化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使其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强化人才培养,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如今,我国普通高中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且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如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不够。
1就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来说,应与其他课程紧密联系,而不是单独教学,这样就不能在学生中有效构建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2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高中教学旨在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进而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良好对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开展通用技术教学时还存在诸多不足,学校就需要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改进,从而使学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时,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效的对接,满足社会需求。
3针对课程不完善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强化自身的备课意识,借助现阶段广泛的运用信息技术完善课程建设,努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综合型的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关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措施
(一)结合课程内容,树立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理念
高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全面整合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理念。教师在进行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前,应当根据教材与收集到的教学资料,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并加大对课程内容整合的力度,注意在整合的过程中与数学、化学等其余科目的教师交流和探讨,明确课程中哪些部分与高考等级考试科目紧密相关,并在教学中避重就轻。通过整合这一过程,教师对通用教育课程内容在宏观上就有了清楚的认识和把握,可以为后续教师在教学中明确教学重点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技术的引入,弥补学生不能深入实践的缺陷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并逐步被运用到了教学中,如人工智能、3D、5G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教学中运用能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适当地将这些技术引入通用技术教学当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学生不能深入具体实践的缺陷,形成对实践教学的有力补充。教师在课堂中引入这些设备,引导学生进行交互式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科研技术的理解,实现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与社会和大学教育之间的衔接。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袁隆平先生曾说:“培育新品种是应用科学,书本上、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只有顶着太阳、蹚着泥水,下田、实干,才能出真知。”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同样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是获取知识和真理的最重要途径,只有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才能获得真知。同样,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进行空洞的理论教学,而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实践,就不能让学生对通用技术内容有深刻了解。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理论知识为储备,以实践学习为深化,使学生学会运用所习得的理论知识。
(四)自主学习与任务驱动有效结合
新高考改革也扩大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倒逼普通高中开设各种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学习提供科学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认识自我、挖掘自我。通用技术课程内容具有宽泛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时讲授书本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以启发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以课本内容为基点,逐步拓展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通用技术课程中的部分内容也是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的基石,教师可以适当设置任务,让学生以通用技术课程内容为基点,实现对其他科目的有效补充和提升,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
(五)增强教师素养,分块教学,科学施策,促进各学科融合教学
通用技术课程涉及的内容全面而复杂,对于学生来说,还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不仅要掌握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要充分发挥自己在通用技术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当主动掌握当前最新技术,通过进修、教师间交流以及网络自主学习等方式,掌握更多知识,强化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通用技术课程内容,让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每一部分的教学,安排具有较好积累和较高理论素养的任课教师分块教学,科学施策,保证学生在每部分的学习中均得到了提高,这也能有力促进各学科融合教学。
通用技术课程是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中的科目之一,在本轮高考改革之前,通用技术课程内容作为基本能力的一部分。纳入某省高考。同时,通用技术内容也与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科目紧密相连,通用技术课程在高中教学实践中肩负培养学生与现代化社会接轨能力的重要责任。在当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要想通过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实现对其余高考科目学习的有力支撑,加强学生分别与社会和高等教育间的联系,教师就需要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思路予以探讨。
结束语
综上述,在新高考改革下,普通高中教学也在这个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应以学生发展为契机,探讨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路径,以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对其他科目学习的强化,使高中教育与经济社会、大学教育有效衔接,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沈晶晶.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线教学实践探析[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36(10):55-58.
[2]赵福莲.打造普通高中通用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39+41.
[3]冯士季.周松林.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全程——多元”学业评价模型构建与实施[J].广西教育.2018.(38):48-49+66.
[4]陈新丹.微课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7.(08):122.
[5]朱云飞.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的应用及问题[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