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
江苏省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 210000
【摘要】“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培育学生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的政治教育。它不仅要让孩子知历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厘清历史脉络,学习先锋精神,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引导他们鉴往知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此培养品德优良的新时代好队员!但在实际践行中,“四史教育”仍面对着诸多的困难,进而影响了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小学中年段目前开展的“四史教育”活动,积极探索班主任的职责,努力通过做一个有信仰、有方法、有担当的“三有”班主任,将“四史教育”落于实处!
【关键词】四史教育、小学生、“三有”班主任
如何在平时的班级教育中落实“四史教育”呢?作为一名小学中年段班主任,我也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努力做个有信仰、有方法、有担当的“三有”班主任,践行“四史教育”。
一、继往开来担使命——“四史教育”在落实中面临的困境
虽然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四史教育”,但作为教育的新挑战,我们在落实中也存在着着不少困难。
1、教学内容——资料多,跨度长,内容丰富
“四史教育”我们该教什么?没有教材,没有大纲,漫漫一百年的历史中发生了无数重大的历史事件,出现了数不清的英雄楷模,面对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我们该如何选择?不仅如此,在信息化的今天,资源的获取是那么简单,一个词条我们就可以搜出无数的资料,那到底哪些资料才是合适的教学资源呢?这些都是我在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学前我们必须先理清历史脉络,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明确教学目标,提炼教学要点,再围绕自己的核心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搜集资料,选取真实事件,有目的地引导和教育,这对班主任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
2、教学对象——了解少,缺体验,远离生活
如今的中国早不是百年前的中国,对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而言他们所看到的皆是鲜花和美好,因此“四史教育”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孩子们无法想象过去年代里人们面对的困难,再加上他们年龄小,也并不了解过去的历史,而他们经常能接触的电视、动画、电影等作品经常为了艺术效果夸大了事实,误导了孩子,使他们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该如何开展“四史教育”,变单向的灌输为孩子的主动探究,培养孩子们的政治认同感,也成了很多班主任老师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3.教学者——时间短,力量小,目的不明确
“四史教育”和单学科教学是不同的,它需要多学科联动,调动各方力量,适时渗透,才能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作为班主任,晨会和班队课是我们的主阵地,但相对于学科教学而言一周总共才90分钟,时间很短,用于四史教育的时间更是有限,再加上很多班主任非历史专科出生,本身对四史教育的内容也并不是十分了解,仅靠班主任一人力量十分有限,那怎样才能让“四史教育”落入学生心中呢?这也是班主任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立德树人证初心——做一名“三有”班主任
(一)有信仰——理清历史脉络,提升自我
1.不断学习,理清历史脉络
“四史教育”是基于史实的教育,不容有误。因此在课前教师一定要有充足的知识的储备。为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积极学习党史,抓住机会多参加市区组织的专题教研,开阔眼界,利用休闲时间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
不仅如此,也要学会虚心向身边人学习,向骨干教师请教,向模范学习,严格要求自我,不断提升自己,以身作则,以自身魅力引导孩子们一起学“四史”。
“四史教育”是以培育学生政治认同为核心的政治教育。因此,它不仅要让孩子知历史,更要让孩子体会历史背后带给我们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三观,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2.关注时事,注意素材积累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因此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游遍世界各地,知晓各国大事。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也应睁开眼睛看世界,多关注时事新闻,利用媒体、网络等平台不断学习和交流,如观看新闻联播,浏览网络平台如学习强国平台、江苏共青团、名师工作室等。通过学习和交流,紧扣现今热点问题,收藏有价值的素材资源,适时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和孩子们一起看世界,读新闻,讨论热点,了解国家大事,感受中国的强大与发展,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孩子们爱国爱党情怀!
(二)有方法——注重孩子体验,启发教学
“四史教育”的教育内容远离孩子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多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趣味化,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参与其中,一起思考,一起分析,一起解决问题,最终学会学习。
1.环境熏陶,润物细无声。
环境对孩子而言就像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起到了教育作用。因此,我们在布置班级环境时,不仅可以利用黑板报帮助大家一起学习四史知识,还可以专门开辟一个四史教育墙:在这里,大家一起分享每日时事;在这里,大家一起讨论近期热点问题;在这里,大家一起交流四史学习心得。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负责一周版面,以点带面,带着大家一起关心国家大事,一起品读先锋事迹,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2.丰富活动,趣味化教学。
“四史教育”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善于充分挖掘有效资源服务于我们的教育,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在学中思,思中践,践中悟,悟中得,以此帮助孩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诵、讲、看。
诵: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直抒作者情怀,它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种文学体裁。讲:红色故事是红色教育的重要素材!作为班主任,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好红色故事。看:孩子对于过去的历史不了解,那怎么帮助孩子?直观的视频就是很好的媒介。
3.注重体验,启发式教学。
我在班会教学时也积极开展启发式的探究学习:围绕班会主题提炼出串联课堂的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组织孩子开展小组探究,在探究中创设情境把学生代入进去,化“他”为“我”换位思考,联系故事加深体会,感受人物形象,通过教师的不断反问让学生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火花,最终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思维解答困惑,学会学习!
(三)有担当——联动多方力量,且行且思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仅仅靠一节班会课,几次活动就想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很难的。它需要班主任不断坚持,精心策划,勇于担当,不断探索,发挥好班主任的优势。不仅如此,还需要班主任在中间组织协调,多学科联动,将“四史”学习有机融入小学各相关学科和课程中,形成育人协同效应。除此外还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家校携手共育!
在班级,我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孩子;充分利用班会和晨会时间,精心组织各种活动教育孩子;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邀请学校和家长中的老党员、先锋同志到校宣讲感染孩子。而课后,我也勇于挑战,一方面自己查阅大量资料录制了微视频供大家学习,一方面发动家长的力量,鼓励家长们利用假期带着孩子一起实地走访南京红色教育基地,打卡红色地标,将社会实践与校园教育相结合,以此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继往开来担使命,立德树人证初心。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有信仰、有担当、有担当,就一定能让“四史”教育在孩子身上开出灿烂鲜花!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