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导图辅助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9期   作者:黎莹
[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考具现化的方法,教师可通过放射性的思维训练,
        黎莹
        广东省惠州市惠南学校 广东惠州516001

【摘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考具现化的方法,教师可通过放射性的思维训练,能深度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使其智力得以锻炼,从而对认知提升到新的程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如若能熟练使用,可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增强知识记忆效果、提高英语答题水平。此文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在日常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将思维导图应用在英语阅读学习中,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英语教学及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核心素养;

一、浅谈思维导图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由英国的初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所创。主要指绘图者,提出通过形象直观的一种视觉记忆信号方式,将抽象的视觉记忆和基本概念化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可视化,让一个人在愉悦和谐的视觉心境下深刻、敏锐、快捷地接受一个事物。这种发现,使今后的语言教学研究者,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在实践中通过使用收集信息,联想衍生不同实体构图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初中学生快速形成完整、系统的思维画面,建立一个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提高师生学习工作效率。
二、思维导图的特性
        文章以现今使用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出版的初中英语七至九年级课本为研究范围,发现思维导图辅助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以下特征:
        (一)思维导图能让阅读形象化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抽象的单词、短语记忆和绘制导图的方法,使学习目标可视化。可视化的多元目标会达到和谐的"共生现象",帮助学生快速、深刻地记忆到的内容,并且深入理解文篇。
        (二)思维导图绘制具备多样性
         每个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都会遇到阅读的信息差,产生丰富的思维分岔,如果把分岔内容按一定顺序地排列出来,思维很快就可能被分岔打断,在某一点上停滞不前。此种停滞常出现在成篇阅读中,当无法识记的单词达到一定数量,成篇阅读的还原效果就所剩无几了。
        因此,我们从外研版七年级英语阅读着手,从易到难地深入培养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与思维。我们采用彩笔画思维导的教学方式,彩色的小图标形式可以愉悦每个学习者的心情,让学生在色彩刺激的作用下,明确且相对专注地完成阅读分区任务。在阅读的深入及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会形成相应的阅读习惯,思路会越来越清晰,思维会更开阔。通过每次训练,学生可以不断做到让抽象的文字记忆具体化,图文互补,互助共存。
三、初中英语阅读的现状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在五级教学目标中特别指出:"确保学生五级能快速读懂并提供7-9年级以上学生免费阅读的简单英语读物和英文报刊、杂志,克服简单生词阅读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英语阅读引导目的正确运用适当的英语阅读引导策略。"
        从现今外研版八、九年级英语教材当中可明显体现,英语阅读已经逐渐成为各个教学单元英语教学的一个重心。但是英语教材上集中的作文阅读教学材料往往内容繁多、话题广泛、篇幅冗长,一部分中学教师还在继续沿用我国传统的,通过复述朗读课文、背诵、回答教学问题等各种机械、操练的教学方法式来处理中学阅读。部分教师过度重视了对语言知识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合理讲解,而过于忽视对中学阅读,语篇内容结构和教学意义的合理分析,没有充分注重对中小学生阅读理论技能的有效培养,学生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掌握阅读理论技能和学习方法。
        因此,我们尝试让思维模式导图与学生阅读知识理解相互动结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权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更好的真正做到学生个性化阅读学习,也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将会由单一回答思维转变为自主地、合作地交流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以课本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3 heroes Unit 2 There were few doctors, so he had to work very hard on his own.为例:
        学生以三个不同的角度开展对文篇的理解,方向一,学生以文章每个段落的中心句做延伸理解。方向二,学生结合Dr.Norman Bethune 到行之处及相应的时间顺序,对文章进行相应的梳理。方向三,学生根据Dr.Norman Bethune的生平事迹,以他的经历,工作,主要贡献及他的死因四个分支去整理思路,理解文章。
        据研究,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对文章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教师也可设置相关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上台展示。学生可根据思维导图畅所欲言,大大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在让学生培养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的基础上,真正达成阅读课堂的教学目标。
四、课堂教学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虽然我们利用教学思维管理导图用来展开课堂教学的方法优点很多,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中也还是需要充分注意以下点:
(一)突出重点、明确绘图的方向
        思维方式导图学习构图的三个要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洁易懂。既多的能够有效引导广大学生合理发展思维,更多的需要教师注意突出教学重点,集中定位教学目标。
        英语阅读思维导图的使用涉及到了:颜色搭配、形状、图案、英语词汇积累、衍生词汇等元素,只有这些各个要素合理化的搭配才可以能够有效率地引起广大学生绘图学习的强烈兴趣,开发学生大脑思维潜能,引发培养学生丰富的逻辑联想思维能力,这也就是目前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
(二)多元化发散式思维
        以英语为教学中心,教师可引导学生向多元语言学习方向进行,通过理性的扩散,由主题中央向四周进行延伸,很多英语句型和一些短语可以允许学生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加之以多元的故事背景,可以丰富表达内涵,让学生在践中充分体会现代英语作为语言不断变化的独特魅力。                     
        思维能力导图不是一幅简单的思维图形,更是中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精彩形象呈现,除了需要教师自己绘图外,学生也完全可以自己动手绘图,这样更好地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逻辑思维的不断拓展,也会更有利于教师帮助中学生快速建立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因此良性的图形世界规划互动能够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科联系更加紧密。
(三)突出段落中心,建立构图分支
        阅读理解中的关键句,可以建立一个分支,由一个关键的思维图形或关键英文单词的字符所构成,次要的话题中心也以关键分支的思维形式加以表现表达出来,附在高度深层次的思维形式上。
        在每个分支当中,局部关键词也可以作为分支处理的关键,构图不需要特别的形势分析与专业技能,仅需要对每个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发散,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段落分析方法,由点到面,局部化到整体化,往往能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
(四)学会信息整合与总结
        英语阅读思维导图中的各支的分支之间形成一个互相连接的内外接点空间结构,这就可以使我们容易准确把握各支的信息联系,明确文章中心。从这种思维模式导图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充分看出,它不仅可以广泛用于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但也涉及语言学习和逻辑思考的各种活动。作为一个学习活动管理,它功能可以帮助制订您的学习活动计划、研究学习项目、交流和帮助解决学习问题。
五、结束语
        应用思维导图既可在处理繁杂的英语文篇中,化繁为简,得出核心内容,使学生逻辑思维和思维的整合能力得以训练。也可活跃了整体英语阅读中的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也改进课堂师生交流的互动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可对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有很大的提升帮助。
        
        
        

参考文献
[1]融入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研究[J].张银亚.校园英语. 2019(01)
[2]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阅读课的例谈[J].顾艳.校园英语.2018(21)
[3]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深层阅读能力的实践[J].高春萍.  英语教师.20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