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9期   作者:高洪路
[导读] 语文教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洪路
        山东省齐河县华店镇中心小学,251100
        语文教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是如何渗透德育的呢?
一、在朗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程教学强调“以读为本”。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身临其境,感受到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受到德育教育。如在教学《小伙伴》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这时,安东走到玛莎跟前,什么也没说,把夹着黄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把大一点儿的放到玛莎手里,说:‘赶快吃吧。’”教师在教学这里时,应引导学生多读,且精读,把它读得恰如其分,真实感人,从而才能让学生了解安东那种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二、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渗透德育
        为了让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来,并铭刻于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借助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既初步懂得描写人物方法,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课时,由于小英雄雨来“游泳本领高”“掩护李大叔”“与鬼子斗争”“机智地逃脱”等行为,塑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和平。
三、在重点词、句的讲解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只有扎扎实实地抓住字、词、句的理解,才能清楚地阐明课文所体现的内在思想性,才能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受到具体生动的思想教育。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课时,抓住漓江的水“静”“清”“绿”等词句的特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在欣赏插图,领悟图意中渗透德育
        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如教《赵州桥》一文,除了看赵州桥的插图外,再利用一幅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桥挂图,二者比较,让学生知道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及好处。再配之教师对桥的历史、年代、形态结构部分的讲述,就能使学生对赵州桥的古朴、坚固、美观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劳动人民的伟大,产生了自豪之感。
五、在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中渗透德育
        运用比较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分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可以效仿,什么应该谴责。比如《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在记叙童第周学生时代的两件事时,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以相似的结构和语言有层次地表现了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和“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思想。

教材本身有许多可供比较的条件,利用这些条件,教师可采用比较法教学,有利于将情感渗透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之中。通过多次对比,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上应有顽强的学习意志、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也激发了学生为国争光,为四化建设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
六、在反馈训练中强化德育教育
        课堂练习能巩固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形成学生能力。在反馈练习中我们可从抓住训练重点,在突破难点上下苦功夫,巧功夫,恰到好处的渗透德育。如:在《好孩子》一文教学中,我在课堂巩固训练中实施了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分角色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情境,并让他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就在表演中得到了升华,从而让他们在这样的课堂练习中认识到了舍己为人、助人为乐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好行为、好品质,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京京做一个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谋利益的好孩子。
七、在总结回顾中延伸德育
        语文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依据。对此,我们应在全课总结、延伸学习内容的时刻,巧妙地渗透总结性的德育教育。如:在《一张珍贵的照片》一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小结,让学生在知道周总理在困难时期深入农村,在让小花带路和桂花家做客的两件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总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农民的疾苦非常关心,从而引申教育孩子要学习周总理,做一个性格温和,品质优秀的人。
八、在学生习作中诱导德育
        新课程教学建议对写作提出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这不仅是教作文,也是教做人,可见学生习作要融进学生生活,与学生的行为习惯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写作感知做人道理,学会做人。今年元旦前夕,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元旦回家过节,一家人团聚吃饭时,你给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盛饭、夹菜,看看他们有什么表现,你当时有什么感受,然后写在日记本上。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今天是元旦节,妈妈为我们一家准备一顿丰盛的佳肴。开饭了,一家人围坐一团,我先给他们发餐具,然后给爸妈盛饭,把他们俩爱吃的菜夹到他们的碗里,这时妈妈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说:“新年有新事,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的小皇帝懂得孝敬父母了。”一向都由父母侍奉的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我想:妈妈为了供我上学,辛勤地工作,还要做那么多的家务活,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的孝敬妈妈,帮妈妈做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还有一位同学写道:…我给奶奶盛饭,爸爸却不高兴地说:“你自己盛给你自己吧,奶奶会自己盛饭,用不着你多此一举。”听了,我满脸的笑容消失了。心里想:难道我这样做错了吗?孝敬老人应从小事做起。由此可见,习作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传统美德。
九、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施德育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口语交际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如《有礼貌》《打电话》《买文具》等内容教育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礼貌待人;《小鸭子得救了》《应该帮助他们》等内容教育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上好口语交际课,也能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综上所述,发展素质教育离不开德育,而语文又是实施德育的优先途径。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要做一个“五爱”和“四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这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