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9期   作者:王桂焕
[导读] 在语文课程中,不同的教育阶段有许多不同的重难点。
        王桂焕
        黄冈市蕲春县实验小学 湖北省黄冈市435300
        摘要:在语文课程中,不同的教育阶段有许多不同的重难点。但是不论是低年龄段还是高年龄段,都有一个共同的重难点,即阅读。从小学的语文试卷开始,阅读题就已经是必考题。从这一点不难得知,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开始重视起来。在当下的生本教育理念下,阅读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模式,而是衍生出许多适应于当下学生阅读方式的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生本大阅读
        引言:课内文献只是作为典范,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课外的阅读才是源源不断的知识海洋。若想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善于利用课内和课外阅读之间的联系。
        1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生本大阅读教学
        1.1 课前预习
        作为学生很熟悉预习,这样不仅仅是提前了解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以课本知识为圆心,把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点,一定程度上的查阅,进行了解和拓展。在生本教育模式中,预习,是展开教育的第一步,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预习利用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感,驱动学生主动了解所学内容,甚至可以将之前所学的知识点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串联起来,这样的课堂将不再是传统中的“满堂灌”,反而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在学习《早发白帝城》时,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即了解李白的生平,这样的阅读性任务是比较容易完成的,生平又是故事性的阅读,在完成阅读后,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了解该故事的背景,还能拓展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甚至在日后学习李白相关诗作时,能够做好铺垫。
        1.2单元整合
        在开始进行一门科目的学习时,教师总会带领学生先了解书本的目录,通过目录可以发现,从小学开始,课本的目录就已经是按单元划分了,并且每一个单元的主题都不一样。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总会在学习完每一个单元后,进行总结归纳,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会展开相关训练。虽然每个单元的内容不同,但是大致模式却是相同的,都会在听觉、视觉、阅读、写作方面展开训练。从阅读方面来讲,可以分为五种形式:一是总结相应单元的主题和学习单元内的课文;二是分析并归纳单元内各个课文的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三是逐篇分析每个作者的文章的主题思想,并可以作适当的升华;四是对文章中的生词进行整理以及加深印象;五是对单元的整体内容进行归纳并作出评价。单元间的课文之间的联系一定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一环扣一环,难度也会逐渐加大,深度也会增加,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1.3群文阅读结合阅读理解
        群文阅读不符合生本教育理念,二者唯一的相通之处就是阅读。随着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不断订正完善,指学生以一篇文章或者一个主题为中心,查找相关文献或者类似文章进行阅读,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看得多了,印象深刻了,自然也就掌握了。阅读理解和群文阅读相结合的大致措施为,依据课文内容,查找同一系列的文章,可以按照文章主旨,可以按照表现手法,也可以查找作者的其他文献等。将阅读理解与群文阅读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得学生在拓展自己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并应用相关知识技能。在进行归类的同时,还能通过不同文章传达出的不同认知态度使得学生拥有多方面的思考维度,可能在处理同一件事情上,会有多个思考角度,不再仅仅只是单一的自我角度。


        2 课外延伸课内的生本大阅读
        2.1 坚持课外大阅读建构模式
        课外大阅读模式以阅读为核心,衍生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风格和各式各样的阅读活动。一个学校的文化风格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的阅读习惯,当学校经常举办阅读活动和演讲比赛或者其他形式的阅读活动时,往往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养成学生爱读书,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2.2 实践课外大阅读指导课型
        学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会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一步步寻找到不同阶段下的不同阅读方式。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时,往往应该先对文章形成一定的欣赏性,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一开始就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排斥,因此阅读的初始阶段应该多看一些比较经典的读物,尤其是耳熟能详的,再深入一点就要考虑到它的多元性和现代性。单一性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不利于阅读。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阅读量,不需要对所读文章进行分析,只需要感受大量阅读带来的满足感。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开始深入探讨读物的表现手法和中心思想,把阅读过的文章开始学会自我归类,总结写作技巧,一直到能完全掌握写作技巧并运用在自己的文章里面。
        3 立体交互激励的生本大阅读评价
        3.1 评价原则开放
        学生在阅读能力这一方面一直是不断变化的,培养阅读能力,极其看重过程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反馈。验收成果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评价来反馈,评价可以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顾名思义,就是自我评价。客观评价可以是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也可以是家长对孩子进行评价。主观评价又分为预定目标、实际成就、自我反思。评价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简明扼要地指出来,不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还能通过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2 评价内容多元
        评价一道菜不单从味觉出发,还会从食材准备和处理等多个方面展开评价。相应地,评价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应该从多个方面综合评价。例如,喜欢阅读哪方面的书籍,阅读过程中是否喜欢做读书笔记,每阅读完一篇文献,是否会做总结等等。
        3.3 评价方法多样
        不同的人展示出来的阅读能力不同,单一的评价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应该综合考虑到不同的阅读模式有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通过学生在各个比赛中的成就或者读后感等多种展示形式,不打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分享,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4 结语
        在现如今的生本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依靠教师和学校创建客观条件,更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的阅读。在阅读这一动态过程中,利用好评价这一反馈环节,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光霞.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实践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77.
        [2]潘丽.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53+57.
        [3]闫晶波.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实践[J].天津教育,2019(03):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