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婷
泉州市洛江区河市第二中心小学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古诗词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古诗词中融入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传播正能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传统文化;存在问题;融入策略
引言:
小学生掌握新事物的能力强,面对多元化的思想文化极易受到影响。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文化思想而且还有利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古诗词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够丰富他们的欣赏体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古诗词中富含道德意蕴,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提高的同时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
教学方法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教学方法合适,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就会积极学习,课堂效率较高。然而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学方法单一,他们一般采取先由教师示范然后解释题目,了解诗人,接着再让学生自己诵读,然后为学生解释疑难字词,为学生逐句翻译古诗词的方法。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并没有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只是单纯的讲解知识,而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对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古今对比,而限制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的讲解时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追求。他们会针对学生的朗读对古诗词的字词的读音进行指导,却很少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词,无法让学生从诗词的朗读中体会情感。传统文化积极需要长期的积累,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只针对考试内容进行讲解而忽略了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的讲解,认为讲解的过多学生也不见得记住。传统文化涉及面广,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本身传统文化知识有所欠缺,专业能力不强,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无法快速引导学生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学生方面的问题
小学生只有对学习的东西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学习。小学生生活阅历及理解能力有限,他们体会不出来古诗词中的诗情画意,也感受不到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蕴及诗人的感情寄托。许多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多,仅限于教师的传授。而且自己的文化意识不足 ,甚至有些小学生受到一些舶来文化的影响对国外的文化兴趣大于传统文化。学生是古诗词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小学生对学习成绩非常关注,但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并不重视,对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也缺乏归属感,导致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不佳。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词文字简练意境深远,会为诗者带来美的感受。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优美的意境和传统文化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充分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美的元素,可为学生创设学习古诗词的氛围,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兴趣,并在学习中感受诗人的情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讲解时会为学生讲解古诗词的中心思想及蕴含的情感,但很少为学生讲解其他知识。如古人的姓名及名号有的有多个,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时就会遇到障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为学生讲解一些有关古诗词的发展历史和涉及到的一些古代文化知识,这样不但会激发学生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以弥补知识方面的不足。如在进行《江雪》这首诗的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出符合江雪的氛围,白茫茫的雪山,江面上一个老翁身披蓑衣斗笠独自垂钓。在为学生营造氛围的同时再配上悠远绵长的曲子,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而主动学习古诗词,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及蕴含的情感。
2、朗读诗词深化学生认知
古诗词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比较适合有技巧地进行朗读。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为学生指导朗读技巧及方法。古诗词的体裁不同朗读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如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的节奏特点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时可将三者的节奏特点讲解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不同体裁的古诗词中朗读的技巧,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如在朗读表达愉快情感的古诗词时节奏要明快;朗读表达志向的诗词时要激昂慷慨等。教师在教学时可先为学生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朗读并对他们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如在进行《咏柳》这首诗的教学时,教师可先学生讲解七言绝句的相关知识,然后再为他们进行示范朗读,为学生指明如何进行正确地断句停顿。让学生在古诗词的朗读中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节奏美、韵律感的同时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及诗人的思想。
3、拓展资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文学作品的赏析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讲解时要为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背景及所学诗歌的创作状态,通过学习诗歌了解其中的内涵。了解诗人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要为学生拓展资源,使学生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加深他们对诗词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如在为学生讲解杜甫的作品时,教师可为学生讲解杜甫所处的时代及生平经历。然后再为学生讲解杜甫的诗,在讲解时教师要对诗中蕴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进行重点讲解,以加深学生古诗词的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不要仅局限于教材中古诗词的学习,要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作品的意识,多为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诗词,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及学习内容为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诗经》中优秀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词作品,通过阅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会古诗词的魅力,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如组织学生进行诗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文学素养的提升。
结语:
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将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林微微.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改革[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7):0043.
[2] 朱媛媛. 学习古诗经典,丰富文化底蕴 ——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J]. 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19(11):82.
[3]白晓晶. 发现古诗词之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 文渊(小学版),2019(11):418.
[4]徐志芳. 让传统文化教育悄然融入语文课堂-以小学古诗词教学为例[J]. 小学时代,2019(5):61-62.
[5]许志文.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