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在开放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 马纪华 公钰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马纪华  公钰
        临沂电力学校  27340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既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布局,又具有自身的演进规律和变革逻辑,对我国开放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将碎片化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融入到开放教育教育教学中,为了实现所有人学习、到处学习、一直学习的目标,能有效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助于推动学习者自主进行碎片化学习,顺应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文章分析了碎片化学习的内涵、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构建碎片化学习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开放教育
        引言
        网络新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我国开放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广泛使用,出现了碎片化学习方式。对于开放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有学习需求,又要克服诸多工作带来的压力,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人生,实现充电计划,学习者将利用所有的空闲时间来学习,带着疑问去去找寻答案。越来越多的人会熟悉运用这种学习方式,这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碎片化学习是伴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学习者能通过更多的渠道和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以及随后传播各种教育学习的应用程序,微型课程和微型视频,学生可以获取的更多种类的信息。
        1碎片化学习的本真意涵
        从词源上看,碎片化学习是由“碎片化”和“学习”两个概念组合而成,是凸显碎片化特征的学习行为。要明晰其本真意涵,首先需从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目前,被广泛认同的“学习”定义是发生在生命机体中具有导向和持久性经验改变的过程①,即人类通过阅读、思考与实践等途径获取个体知识并形成持久能力的过程。而“碎片化”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当中,其原意为“完整的东西被解构成诸多零散碎片,而失去了原有的内部联系”,较多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从整体视角出发,整体与碎片呈对比关系,且又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部分来源于同一整体,部分内部及其之间的联系可复原整体,且可获得超越部分之和的整体功能与意义。而碎片则可分属不同整体,因缺乏此种联系而处于独立游离状态。在社会学领域,碎片化意味着整体性的消解和个体性的膨胀②,是受众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必然发展趋势。
        2开放教育与碎片化学习的融合分析
        2.1碎片化学习方式的发展演变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在网络化时代逐渐实现了由简单化向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主要是由传统的师生“一对一”对话式私塾教学阶段;发展到教师讲授、学生成班级建制的“一对多”课堂教学方式;到现阶段以网络学习为主的开放教育,将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到每门学科的教育领域,实现了“多对多”方式,碎片化学习方法凸显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属性,多样化的方法和交互功能。
        2.2碎片化学习形式,顺应了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趋势
        碎片化学习这种形式,是传统教学手段的一种推进,教、学都可以不同步进行,这种教学形式,顺应了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趋势。碎片化阅读成为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和渠道。在日常的工作中想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碎片化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新时代开放教育的学生,更应该看清当前的发展趋势,抓住在校学习的机会,珍惜学习时间,达到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的目的。


        2.3碎片化学习能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碎片化学习能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传统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中心作用,教师仅强调“教学”过程。在教室里,学生被教会了很多关于书本上的知识,教师传统教学授课方式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教师采用新型的多媒体辅助资源与课件,灵活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对教师在课堂内容设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构建开放教育中碎片化学习的应用策略
        3.1正确引导开放教育学习者有效进行碎片化学习
        开放教育中的零散学习是一种长期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总结零碎的知识,边思考边学习,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教师“灌输教育”向“引导式”为中心的转变。在网络学习时代,学习无处不在,对于知识的获取通过简单的阅读和浏览就能实现,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开放教育的学生要根据个人工作实际和知识缺陷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思考与研究,将所学专业学科知识与自身选择的网络资源有序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实质性学习效果。
        3.2转变教师的主导地位,着力提升课程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发挥出新时代育人效能
        远程教育自主学习理念的推行,学习者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教学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成为碎片化学习的领先者,提高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学员要依托网络信息资源有效进行自主学习、学会总结、反思,达到探究学习的效果,还要正确引导学习者高效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习的兴趣,实现帮助学员进行深层次的学习的目的。
        3.3碎片化学习重新梳理了教师的知识架构
        能成为一名教学者肩负的担子很重,自身应具有的知识内涵、课堂教学能力必不可少,这也给从事教学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人都知道“逆水行舟”的道理,作为教师,如若仅仅停留在入职时段的知识含量、教学水准,难免不会淘汰和淹没。教师知识架构的梳理、重构,有效促进整体业务能力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精准地进行知识的传授,才能设计出高质量高水准的课程资源,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习者尽快接受新知识,是时下教学者的首要任务之一。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碎片化学习的研究分析,进一步促进开放教育与碎片化学习的融合,将碎片化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融入到开放教育教育教学中,有助于推动学习者自主进行碎片化学习,构建出碎片化学习的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黄建锋.碎片化学习: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新样式[J].教育探索,2016(12):115-119.
        [2]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6(4):9-16.
        [3]荣齐齐.基于关联主义的碎片化学习资源建构模式的设计[D].沈阳师范大学,2017:1-48.
        
第一作者信息:马纪华(1989-),女,汉族,山东临沂,教研组长/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临沂电力学校,英语
第二作者信息:公钰(1992—),女,汉族,山东临沂,系团总支、班主任/助讲,硕士研究生,临沂电力学校,学前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