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梅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实验小学 610300
摘要:为了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小学生学习数学效率低的现状,探析将讨论式教学法融入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文章从讨论式教学法的含义进行概述,从讨论式教学发挥的实际意义思考进行相关的应用策略研究,并对讨论式教学带来的效果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更多教育学者带来好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最近几年,国家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也更上了一个台阶。 在这样大时代的发展浪潮中, 不免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涌现,此时讨论式教学法从中凸显,其带来的教学效果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 并愿意将讨论式教学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讨论式教学的意义重大,不仅能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学生快速的拉到学习活动中, 更能通过自主的安排学习课程来提高学生自主研究能力。
1 讨论式教学含义阐述
关于讨论式教学这一理念在我国早些年间就被相关教育学者提出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而后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探讨过讨论式教学带给教育的深远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讨论式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以讨论的形式发起课堂学习的活动,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从被动的知识接受人变成知识的主动学习发起人, 让学生自己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 能够在讨论中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都表达出来,在表达过程中锻炼学生条理能力,以便解决未来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问题。
2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1启发学生思考
在以前的数学课堂中, 教师都是将重点内容整理好再通过自己的方式告知、传授给学生,虽然这样的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节省了时间,但是学生并没有在这样的方式中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通过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知道重点数学知识并能深刻的了解,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整体的学习效果也会变好。 比如,在教学生学习乘法时, 如果教师将九九乘法表列出让学生们照着背会,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很不情愿进行背诵的,而且学生在不理解其内涵的情况下进行背诵也是具有挑战性的。所以此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发现九九乘法表的内在含义。
2.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第一,划分讨论小组。讨论式教学是利用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中发散思维,提升学习效果,利用集体讨论这种方式进行交流。 然而现在小学每个班级的人数都比较多, 如果让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必然会形成混乱的局面,加上小学生情绪波动较大,整个课堂不容易控制也不容易发挥出讨论式教学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师要划分小组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按照小组人数、小组数学水平进行人数划分, 如果没有考虑每个小组的平均能力就容易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因此分组是要尽量保持每组的数学实力相当, 保证每个小组都具备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的基础。 另外,分组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点, 让活泼一点的学生带动较内向的学生,实力强的学生带动实力弱的学生,如此形成讨论式教学的良性循环。
第二,掌握科学讨论办法。在讨论式教学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讨论方法就会使讨论效率大打折扣, 所以教师要有目的的教给学生一些讨论方法。首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推荐出一个能够带领大家共同学习的小组长,帮助教师在课堂讨论时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
在面对全班这么多学生时,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各个方面都做到面面俱到,而选出小组组长就能更好的帮助教师传达意思;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倾听。有的学生在集体讨论中习惯把自己当成中心, 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滔滔不绝,没有保持对他人的充分尊重,以至于教师在听其阐述时在短时间内得不出明确的结果, 使讨论效率大幅降低。 面对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给他们抒发自己观点的机会,当其他人发言是不打断、认真听,思考他人的观点对自己是否有帮助,学会认同和接受别人的观点,并在其他学生阐述结束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的好坏影响着学生讨论效果,小学生在进行表达时往往语句不通、逻辑不强,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表达出来, 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地进行梳理引导, 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鼓励。
3讨论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分析
3.1有效构建学习氛围
在利用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时, 讨论的氛围是影响讨论结果好坏的重要因素, 有关学者也对此专门说过, 儿童的学习效果和主动学习情况与课堂氛围密不可分。从讨论式教学的实践中可以发现,这一方法能够很好地创建学习氛围, 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在进行讨论教学之前就为学生建立好适合讨论的环境,通过多媒体、游戏、情景代入等多种方式方法导入教学内容, 从而很好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为进入讨论环节打好基础。教师应该勇敢的尝试不同的方法, 在不断地创新过程中找到最高效的教学方式。
3.2有效激发学习热情
要想让讨论教学不仅以表面的形式展现, 切实的改善教学效果, 教师就应该将讨论教学的目的与具体要求明白的给学生指出。小学生天性活泼,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 如果教师在课堂讨论之前没有将要求告知他们,难免会在课堂上产生偏离主题,甚至嬉戏打闹的场景, 这样虽然看起来整个课堂氛围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却没有很好的学习效果,反而浪费了时间。因此,教师在划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时可加上竞争项, 有效地防止他们在讨论中说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讨论教学能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热情这一点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 比如,在讲解教材中《认识一千以内的数》时,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从中随便取的数,并会进行估算,教师利用投影的方式当初全校学生在一起的照片,让学生进行人数的估算,最后看看哪一组说出的数是最接近的。有了竞争的情况下,学生在讨论中就不会偏离讨论的内容, 而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在总结归纳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讨论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渐渐接触到比一百大的数字,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字与数字之间有哪些联系。 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就顺势引导学生提出生活中比一百大的数字的探索, 当然也是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设置竞争。 从教学结果显示,讨论教学的应用非常顺利,有效激起学生热情并提高学习效果。
4 结语
从该文对讨论式教学的意义和应用进行分析可发现,这一方法能够把学生从被动地位中带出来,让学生认知到自己在课堂中应身居何位。 学生有了明确认知过后也能不负教师期望, 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主动参加到各种数学活动的讨论中。 因此,教师一定要将这种方法合理的引入到课堂教学的合适环节,还要通过巧妙的方式不断地进行改革与优化,让课堂讨论不仅存在于表面,使学生真正得到益处。
参考文献:
[1] 甄利欣.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8 (34):82.
[2] 倪秀红. 刍议讨论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学苑教育, 2018(18):48.
[3] 丁华. 刍议讨论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小学生 (中旬刊),2018(6):36.
作者简介:刘雪梅,女、1969、11,汉族,四川成都,本科,教师,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