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丽
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中心幼儿园51904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深化改革,国家要求幼儿园重视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对幼儿基本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启蒙与发展的关键性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道德修养和健康人格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体制将德育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幼儿园与教师对幼儿进行知识与品德的双重教育,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从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幼儿园;德育工作;路径;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德育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重点培养幼儿的基本素养,引导幼儿树立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幼儿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渗透德育,促进幼儿文化知识与道德品质的共同发展。但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努力提升幼儿园德育工作效率依然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一、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一直比较低下,其关键性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未能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幼儿园与教师虽然积极地提倡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但是很多教师只是注重于德育的形式,并没有注重德育的内容和效果,导致幼儿园德育教育一直以来只是流于表面的基本教育模式,并没有深入地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并没有充分发挥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幼儿基本观念的形成,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幼儿基本文化内容的学习,并没有过度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师一度认为德育教育只是对幼儿的一种简单素质教育,并没有纳入考核的范围。因此,导致很多教师忽略了德育教育对幼儿基本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运用较多的时间,合理地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导致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不利于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极大地阻碍了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1]。
二、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
幼儿园教学阶段对幼儿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养会对幼儿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想要顺利地开展德育工作,首先教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为幼儿做出表率,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比如教师可以参加一些与幼儿园教学相关的教研活动,充分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方法,还可以自学相关的书籍,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才能更好地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效率也有着深远的意义[2]。
(二)教师要合理地在德育教育中与幼儿家长进行结合
在幼儿园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力量,不能仅仅局限于在幼儿园对幼儿的引导和教育,教师要合理地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有效的结合,合理地进行家园构建,与幼儿家长共同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得幼儿随时随地都能够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积极地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共同分析幼儿的发展规律,例如,幼儿园与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家园共建活动,邀请幼儿家长到幼儿园参加。在活动中教师可以与每位幼儿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共同分析幼儿当前的发展状态,为幼儿接下来的学习与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划,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教师应该积极地采用合理的德育教育方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教师在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并没有采用合理的德育教育工作方式,教师往往是对幼儿进有严格要求,限制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阻碍了幼儿天性的发展,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在幼儿园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未能够充分把握幼儿的基本心理状态,并没有按照幼儿的基本发展规律进行引导和教育,而是采用传统的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所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地采用合理的的德育教育方式,例如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运用赏识教育,对幼儿进行不断地鼓励与表扬,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内心的胜负欲,使得幼儿能够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幼儿园教育中,更有利于教师开展德育教育。
三、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并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幼儿园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尊重每一位幼儿园幼儿的发展规律与天性,对不同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教育。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了解幼儿阶段幼儿的心理状态,尽量满足每一位幼儿的发展需求,还要为幼儿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娜.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的实现路径探寻——基于广东培正学院校训的解读视角[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3, 013(004):P.00051-00054,68.
[2]宋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现实路径[J].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 2018(9):000110-000113.
[3]李玉强, 潘昌伟, 马晓君. 基于传统文化德育功能下的立德树人路径研究[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 098(004):000196-000199.
[4]秦岩. 探索精准德育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杭州市下城区德育工作综述(二)[J]. 中国德育, 2017, 000(007):000152-00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