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9期   作者:尹继香
[导读] 体态律动教学法指的是让学生跟随音乐的旋律作出相关的动作
        尹继香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驼腰岭学校  吉林通化  135311
        摘要:体态律动教学法指的是让学生跟随音乐的旋律作出相关的动作,通过动作来感知音乐节奏,这对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帮助和影响。尤其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在体态律动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他们可以释放自己的天性,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所以将体态律动教学法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才能将体态律动教学法有效地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率呢?下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运用策略
        在如今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音乐教学作为德智体美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引起教师们的重视,虽然音乐在考试中并不是主要学科,但是音乐教学的开展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时期的教学而言更要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而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教学法又是小学生最为喜欢的学习方式,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又有着积极的帮助和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运用进行探究。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的重要性
(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而体态律动教学法正好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传统,一般都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而这种方式并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同时也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这种方式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科的乐趣,更无法激发学生学学习音乐的兴趣。但是在体态律动教学法中学生可以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关的动作,这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激发,感受到音乐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改变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氛围,突出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在如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音乐作为美学教育既是德智体美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想要发挥音乐学科的教学优势和作用就需要教师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的音乐教学,就像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正好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因为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可以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关的动作,这对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起到了积极的帮助和影响,而小学生也可以在体态律动教学法中感受到音乐的作用,再加上有些小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喜爱,所以体态律动教学法也可以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音乐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学校和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音乐教学在小学毕业考试或者是其中、期末考试中并不涉及,所以在课程安排上以及教学计划的设置上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缺乏。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小学一周只开设两节音乐课程,并且这两节课程随时也可能被其他学科霸占,所以导致音乐教学的开展受到了加到的影响。

而学校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会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个别教师在教学中还会出现敷衍的行为和现象,这也会影响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和教师对音乐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会导致学生也认为音乐是一门不重要的学科,在学习中会出现不认真的现象,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也影响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也会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利用乐曲的优势和作用开展体态律动教学法
        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发挥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优势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一边弹奏乐曲一边让学生跟着阅读做出相关的动作,比如击打手掌、跺脚、模仿声音等等,这些都是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重要途径,并且这种方式也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帮助。并且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小学生通过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就像我在开展人音版小学音乐《牧场上的家》这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为了发挥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就一边利用钢琴弹奏乐曲、一边让学生模仿牧场上的声音,比如牧场上有动物的叫声、马蹄声等等,又或者是让学生跟着音乐的旋律作出相关的动作,比如击掌、跺脚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达到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教学目的,再加上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所以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二)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结合音乐旋律进行舞蹈表演
        舞蹈和音乐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或者可以说音乐为舞蹈表演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舞蹈表演是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上,而舞蹈又是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体现,因为学生可以结合音乐的旋律作出相关的舞蹈动作,而这正是体态律动教学法的特点。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想要发挥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舞蹈表演。就像我在开展人音版小学音乐《茉莉花(河北民歌)》这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为了发挥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就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比如我将我班学生进行了小组划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跟着音乐的旋律进行舞蹈,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音乐的旋律中进行舞蹈表演,从而发挥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达到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目的来促进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结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
        当今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他们喜欢聆听流行歌曲,并且对歌曲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知识的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开展拓展教学,也就是引入一些流行歌曲进行授课。因为小学生有自己喜欢的音乐明星和歌曲,所以流行音乐走进课堂上可以大幅度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进行歌唱、表演,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体态律动教学。就像在开展人音版小学音乐《龙的传人》这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歌颂中华民族的流行歌曲,这样既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拓展,更重要的则是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跟随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进行歌唱并且做出相关的动作,进而发挥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运用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帮助。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音乐教学的重视,并且积极地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小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实现音乐教学的创新,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那那.探讨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43):103.
[2]魏婷.浅析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儿童音乐,2017,(5):58-61.
[3]魏青.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运用分析[J].文渊(中学版),2019,(8):4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