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9期   作者:包盛梅
[导读]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包盛梅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江城街道中心村小学  535300
        摘要: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许多教师积极利用思维导图,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以及学习策略,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频率比较高,但是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经验不足,出现了许多的思维偏差以及应用误区,难以充分彰显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及优势。针对这一现实条件,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小学习作教学重难点的分析及研究,积极实现思维导图的有效利用以及分析,确保对症下药。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习作教学;运用方法;有效性研究
引言
        新课改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一方面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习作技巧以及要求,进而学会自主如何写作自由发挥,真正实现下笔如有神。与其他教育板块相比,习作的难度系数相对偏高,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学习能动性不足,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习作学习时感觉困难重重、无从下手。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师需要利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深化学生对习作的认知以及理解,保障学生能够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策略,主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图片、文字相结合,通过文字、线条的有效组合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不同知识点的有效串联,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因此对梳理学生的思路、构建完善逻辑思维方向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主动根据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灵活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主动打造高效课堂、精彩课堂,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大胆想象。
        对于小学习作教学来说,思维导图的利用非常有必要。习作教学的难度系数相对偏高,学生存在许多天然的畏难情绪,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教师可以主动绘制思维导图,采取这种现代化的育人策略来刺激学生的多项感官。让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知识点有一个宏观清晰的认知,进而留下深刻印象,在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分析以及记忆的过程中,梳理个人的思路实现自主分析以及大胆想象。很多学生能够在绘制思维导图以及感知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提升速度非常快。因此,小学教师可以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分析以及研究,深入了解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关注对习作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以及准确界定,确保对症下药,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小学习作教学现状
        习作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比较高,这一教育板块的综合性、实践性较为明显,对学生和社会实践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目前来看,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根据习作教学的重要要求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无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真实情况。最终导致学生比较消极及被动,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够理想,出现了许多矛盾以及问题。
        首先,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思路以及章法,教师没有根据具体的写作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写作内容来指导学生,学生的思路比较局限,严重影响到学生了写作思维,学生无法自由想象、大胆发挥。其次,大部分学生只能够对简单的文本进行模仿,难以实现自主实践,如果学生对题目不够熟悉就无从下笔。这一点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只能够进行简单套用,很少有学生能够将个人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

最后,学生所写出来的文章缺乏一定的可读性和创造性,学生无法结合具体的写作要求,积极锻炼自身的写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教师的写作技巧以及方法也比较传统和落后,学生非常消极,难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主动分析。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有效性研究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利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自主写作、大胆分析,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确保学生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及方式。
(一)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无从提笔,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在于学生缺乏写作素材,或者是找不到适合的学生素材。这一点与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存在一定的联系,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窄,大部分在学校和家庭中来回,这种较为机械单一的生活场景使得学生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少,缺乏一定的写作灵感,写作素材积累不够充分,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之中难以找到方向。另外学生对写作存在天然的畏难情绪,个人的观察能力不够理想,没有主动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因此素材的选取范围越来越小。思维导图则有助于解决这一矛盾,对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主动了解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作文观点,进而在写作时实现自主分析和创造性的研究,尽量避免千篇一律和照搬照抄,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提升较为明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在大自然中探索奥秘,留下深刻印象,学会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个人的真情实感。
(二)帮助学生谋划作文布局
        小学写作十分注重对学生谋篇布局能力的提升及培养,在积累了写作素材后,学生就需要对整个文章的布局进行分析以及调整,思维导图的利用非常关键,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对所积累的素材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抓住作文中的关键词,明确写作的整体结构以及基本方向,了解个人的具体写作思路以及内容,确保整个写作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提升内容与结构的逻辑性以及严整性。学生的自主感知非常关键,这一点你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写作,确保学生的作文变得更加严密。很多学生跃跃欲试、能动性高涨,能够在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梳理个人的思路,明确个人的所思所想,学习能力提升速度较快。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能够在自主谋划布局的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主动借鉴其他阅读文本的优秀做法以及经验,个人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帮助学生顺畅表达及交流
        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是写作教学中的重点以及核心目标,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自主表达的过程中顺畅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学生的文章更具有一定的深度以及可读性,内容非常丰富,结构严明、逻辑清晰,这一点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社会实践都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只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留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保证学生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结语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自主谋划作文的布局,进一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实现顺畅表达以及交流,充分彰显思维导图的重要指导作用及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让学生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动机及收获,以此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张俞.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过程教学写前阶段的运用[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8, 000(004):50-55.
[2]么海燕. 基于建构主义的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S2).
[3]陆彩萍. 思维导图让小学生会写、爱写[J]. 人民教育, 2019(10):67-70.
[4]杨丽. 思维导图在小学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语文建设, 2017(08):18-19.
[5]林建才, 董艳, 郭巧云. 思维导图在新加坡小学华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07(10):70-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