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政国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实验小学 353600
摘要:实验活动贯穿学生科学学习的始终,它是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科学实验探究中,在实验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体验、感悟与内化,发挥实验价值。小学科学教师就要把握实验特点,从趣味性的角度推进实验活动开展,实现以兴趣做先导,引导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投入实验活动。本文从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意义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就增加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活动趣味性做出了多方探究。
关键词:趣味实验;小学科学;实施对策
现代教育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要求科学教师勇于打破教学束缚,借助有效实验活动的开展将“教”与“学”相互协调。实践检验,增加小学科学课堂上实验活动的趣味性能够达成现代教育要求,它能够借助趣味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驱动学生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顺利达成教育目的。
那么如何增加小学科学课堂实验的趣味性,有效实施趣味实验呢?小学科学教师要明确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价值,从多方面探析合理对策。
一、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第一,趣味实验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它让科学实验不
再是一项冷冰冰的活动,而充满了趣味色彩。学生对所探究的科学实验活动感兴趣,充满好奇。学习热情自然被调动,科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升。
第二,趣味实验活动的开展能够创新实验的形式、材料、内容,它能够将各
种各样的新实验带入到课堂之上,让学生们从更加全面和现代化的角度进行科学知识探究,能够增加小学科学课堂的知识厚度,实现科学创新。
第三,它能够打破原本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上的教学形式,优化实验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符合现代教育要求。落实趣味实验教学,实际上能够推进科学教学目的的达成,能够从侧面有效提高科学教学效率。
二、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正是因为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积极作用与价值,为此,教师在推进趣味实验开展时要采取有效手段,要尽可能的增加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具体方法如下:
1、实验导入趣味多彩,抓住兴趣,引导探究
为让学生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让科学实验带有趣味色彩。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验活动开展前期,即导入环节就要增加趣味性色彩。导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借助导入活动让学生回顾所学科学知识,为接下来的科学实验活动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它能够通过趣味导入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接下来的科学实验中。
有效提问,驱动思考是小学科学实验课堂趣味导入的重要方式。科学教师要注意结合科学探究实验提出趣味且可思考性问题,与学生互动,引出下文。
如在学习《观察物体的沉浮》科学实验时,为让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沉浮现象进行猜测,并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教师可以先趣味提问“为什么潜水艇能够深入海中,为什么轮船能够漂在水上?”,借助生活气息的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物体的沉浮。在学生就趣味问题进行热烈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给学生石头、泡沫块、回形针、带盖的空瓶等,让学生完成物体沉浮的探究实验,解答学生的疑惑,从而达到趣味实验的目的。
2、实验材料趣味更新,联系生活,材料准备
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意在通过引导学生做科学探究,形成科学思维,能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为此,教师在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时不要将实验和现实生活割裂。教师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选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来更新科学实验课堂的实验材料。这样能够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推进科学实验活动,也能够从材料准备层面增加小学科学实验课堂的趣味性。
第一,教师可以先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出发,让学生做科学思考。思考生活现象的过程,同时探究生活现象的过程,就是将生活材料等带入到科学实验课堂。如就生活现实:馒头吃到嘴里会越吃越香,明明好像什么都没有,但却为什么越吃越香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就这一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做实验探究,和学生一起探索人的唾液中所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和馒头发生的碰撞,增加实验趣味。
第二,教师可以直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实验材料补充。正如上述所说“观察物体沉浮”的实验中,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随处可见且密度不同的材料,如铁块、泡沫纸、纸箱等,都能够支撑实验的完成。
3、实验活动小组开展,鼓励探索,齐心协力
为了让实验课堂充满趣味,让学生们能够成为科学实验探究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小学科学教师就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带动性,将学生的科学实验学习放置在群体之中,其他同学的思路和积极性将会互相影响,这样学生们的思维能够打开,实验思路变得丰富,实验兴趣也大大增强。
小组合作教学法恰好满足这一教学需要,它能够通过科学且合理的划分学生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推进学生投入到科学实验的探究中,让学生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的共同进行实验探索,从而在探索之中互相提升,共同感受实验的成功。
科学教师要想借助小组合作增加科学课堂实验活动的趣味性,要做好两项工作:
(1)精心划分学生小组:科学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验需要以及个性差异,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划分,科学组队,做好准备。
(2)精心设计合作实验:实验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实验必须有一定的难度,且充满探究性,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兴趣。如选择“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玩滑梯的启示”、“探究磁铁的性质”等实验,都满足这一要求。
4、实验活动趣味开展,打破局限,实验创新
小学科学教师要改变当下科学课堂一成不变的科学实验活动,可以发挥当地资源,联系社会热点等进行实验创新。在原有的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上,实验活动相对僵化,对待每一届学生都是一成不变的实验活动,缺乏一定的创意,导致科学实验的开展存在局限性。
为打破这一现象,在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升其趣味性。小学科学教师就要从趣味的角度入手进行科学实验创新,变化实验模式。
如就原有科学实验课堂的实验“光是怎样传播的”,其原有实验为: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统一位置打一个大小约为一枚硬币的小孔,将三张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立在桌上,每张卡片间隔为15厘米,排列整齐,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最后一张卡纸15厘米后放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进行后续的试验活动,让学生明白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这样的实验活动不直观、难操作且不全面,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参与实验时兴趣低下,探究欲望不浓烈。为此,教师可以创新实验,可以借助激光笔、墨水、吸管、小棒等,让学生探究光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路径,让学生在不同物态中直观观看光的传播路径,从而打破学习局限,增加实验趣味。
5、实验教学形式多样,适应需求,趣味讲解
实验的主体虽然是学生本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不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在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中的特殊作用,要及时的介入,有效的教学,趣味的讲解。这样才能够避免学生在参与科学实验时方向错误,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固定的时间内,能够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教师在进行实验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以及方法的多元性,力求增加学生的趣味学习体验。可以借助多媒体或情境创设等多种方式,增加整个实验讲解活动能够的生动性和立体感,让学生愿意听、趣味学,这样学习效果才会突出。
如在开展“花儿为什么这样变”实验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花朵。让学生思考“我们是否能够通过人工为花朵‘增色’”,进而做实验示范,利用色素和鲜花发生碰撞,进行实验活动,并且让学生们模仿教师制作属于自己的花朵。教师可以在实验后为学生讲解其中原理:因为花可以通过花茎吸收瓶中的水,色素跟着水被吸到花瓣上,花瓣因此会改变颜色。
6、实验结果汇报总结,提供舞台,趣味展示
科学实验活动经常存在于科学课堂,但收效不佳,其影响因素之一是教师没有在学生完成科学实验活动后将学生的实验结果呈现在课堂上,导致学生的实验活动“重头轻尾”,缺乏展示、缺乏点评、缺乏讲解,学生的实验兴趣自然不高,实现教学效果也降低。
为改变这一现状,增加小学科学实验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增加嘘声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小学科学教师在学生完成实验活动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专门让学生们进行自己实验作品的展示,并且进行实验作品的讲解。
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就学生的实验活动进行点评,并且可以在科学实验室内做“展架”,将学生的优秀实验作品进行展示。这样能够肯定学生的实验行为,也能够给学生自我展示、互相学习的舞台,对学生科学实验兴趣培养有着积极作用。
7、课下实验活动开展,深化实验,延伸课堂
小学阶段的科目较多,科学实验课大概一周为1-2节。单纯的依靠课堂上的课上实验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长效发展。为此,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下时间,可以通过布置课下实验作业、开展课下实验活动等方式延伸科学实验课堂,实现学生科学实验兴趣的长效培养。
如教师可以设计“寻找生活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物品”、“探究种子萌芽的条件”、“用淀粉制作神秘信件”、“用绣花针自制指南针”等趣味家庭实验。让学生能够在家庭实验完成的过程中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科学,实现科学学习由被动到主动。借助家庭实验,能够让小学科学趣味实验走出课堂走到生活,深化小学科学趣味实验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将趣味作为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活动的标签,能够让学生投入科学学习、爱上科学学习,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之中深化学习思考,实现科学素养提升。为此,小学科学教师要深刻认识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意义价值,更要在教学实践中从上述多个角度落实趣味实验实施对策。这样才能顺应现代教育需要,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达选红,李晓晓.谈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一代:理论班,.2021(02):86-86.
[2]王健.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06):232-232.
[3]刘军恒.浅析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11):250-250.
[4]王培荣.让趣味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提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