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美丽
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七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逻辑性较强,很容易使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出现消极心态以及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影响学生自身学习质量,使学生的数学成绩下降。因此,教师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观察学生学习习惯和喜好,制订良好的教学计划,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主动提问带来的成就感。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动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主动提问能力指的是学生向教师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如果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具有主动提问的能力、能够针对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与教师进行互动,说明该学生正在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是学生形成自主性学习思维的重要表现。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的过程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意义
在学生层面,不断进行这种积极主动的提问会促进自己多种能力的提升。第一,可以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要想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提出问题,前提条件就是学生要学会积极地投入学习中进行思考。通过不断培养这种主动提问的能力,学生就会不断掌握数学中的学习规律,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生活中轴对称”一课时,学生想提出一些问题就需要在预习的时候弄明白自己理解哪些知识,不理解哪些知识。在教师层面,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过程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意识。由于教师受应试教育以及自身教学习惯的影响,在意识方面很难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不自觉中就会以自我为中心。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提问,有利于教师自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同时能够推进“主动型”教学模式的建立。主动型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两种因素相互配合。
二、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活跃课堂气氛
老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过程中的兴趣倾向,为学生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这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此外,具有话题性的内容和营造带有游戏色彩的氛围能够刺激学生主动提问,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动手思考,提升课堂的活跃性,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热情自然能提升。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设计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就能很好地对课堂氛围起到活跃作用。老师可以设立积分奖励的规则,通过回答问题获得积分,积累一定得分便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品,在奖励机制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提出,在对折二十几次后,纸的厚度能超过一栋大楼的高度,如果继续进行一定数量的对折,纸的厚度甚至能够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这时会有学生质疑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借助学生对问题的热度引出乘方的概念,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会让学生的体验感更好,对数学知识更感兴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尊重学生主体性
真正的学习过程是主动的,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一定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使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做的并不是直接将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方式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研究表明,学生在主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信息的重新加工,这可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与教师的提问相比,学生的自我提问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创造。
(三)采用翻转课堂模式
在讲解《整式的加减》之前,教师提前制作了微课视频,并发布到微信群平台上,要求学生自学并完成几道练习题。微课时间短,但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方便学生随时学习。教师在制作这一节内容的微课时,主要讲解了何为同类项以及如何通过合并同类项计算整式的加减法、简化多项式。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后,课上教师可以先给出几道题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2x2+3x+8x2-5-4x、6a3+3b+8a2-5b-4a2。待学生完成后,鼓励大家自由发表意见,说一说遇到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问:“能不能用我们小学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计算?”马上就有许多学生说能,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无法肯定,于是教师让大家思考如何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有人提出可以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开始的几道题目,检验结果是否一样。经过验证,大家肯定了这个想法,同时也为整式加减法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五)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信心。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知识点划分层次,就第一部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决,然后以这种形式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以“有理数”的教学为例,在进行有理数知识的教学中,在导入的部分使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导入,先将整数与有理数的分数,如列在黑板上,然后,设置问题:这些数据有什么规律?请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然后举手回答老师。这样导入的优势有两种,一是通过讨论学生形成一种设置问题的意识,同时小组讨论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需要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激发其求知和探索欲望,这样学生自然会主动提出问题,进而增强问题意识与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韩世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路径分析[J].家长,2020(36):176+178.
[2]孙寿春.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途径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5):37-38.
[3]周燕舞.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