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教学的实验初探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9期   作者:廉满红
[导读] 概念图是一种采用节点的方式
        廉满红
        礼泉县第二中学 713200
        
        摘要:概念图是一种采用节点的方式,对同一主题间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划分,具有更理性、结构化、聚合性的特点,相比来说,概念图更能帮学生起到,管理学习知识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生物逻辑思维的效果。为了使得学习更加具有意义,学习者个体需要将新知识与学过的概念结合起来,首先呈现最笼统的概念,然后逐渐的进行细节和具体的东西。并且在结合教师教育主题的前提下,针对教学重心采取有效的概念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的双向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概念图
一、引言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学习方面的运用,对于知识非常细化和琐碎的生物来说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高中时期的生物分为俩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加深学生们在初中生物学习中的知识,第二阶段是学生们学习新知识。这两个阶段中概念图在第二阶段运用最多,也就是高二时期,高二的生物会学习更加细化知识例如“主要”和“最主要”区分,还需要通过教学的实验初探进行。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
        总的来说,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总结性较差。对学生而言,学习的重心在于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总结与记忆,而目前,学生虽然具备情景教学法、信息化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多项学习手段,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学生自我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能力降低,没有找到同一概念下,对学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的方法,因此,生物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较低。[1]
三、概念图教学的出发点
   第一,从心理的层面出发,在生物教学活动中,采取概念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熟悉与掌握课本上的理论概念后,通过词语之间的链接,将同一单元主题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知识的核心词汇与关键词,更有利于学生丢弃厚重的书本,满书本的找知识点和重点,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高效学习的效益。教师需要采取“概念图”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简化知识记忆的难度,缩小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困难。第三,在教学领域,教师需要教学创新与尝试,采取新思维,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也就是帮助学生改善记忆法则,找出知识点学习的诀窍,归根于概念图教学的价值。



四、概念图教学的操作步骤和流程
   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人教版生物八年级《哺乳动物》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先将哺乳动物的几大特点进行陈列,然后将哺乳动物的行为、特性,以及常见的哺乳动物以常规呈列出来,运用概念图教学模式就会让学生更加理解哺乳动物知识点;首先教师通过“概念导读”引导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了教学课堂的效率,也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有稳定的提升。
绘制概念图。学生对概念图了解和领悟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绘制概念图,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三种概念图绘制类型:第一,填空式概念图、群概念图, 第三重点概念,这是一个又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填空式的概念图中,填写相关的概念或者连接词,然后教师可以陈列出相关的领域内容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2]
        第二,针对概念图进行修改与完善概念图,可以为学生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构架化、结构化以及思维化,比如在开展先天性行为以及学习行为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与教师制作的概念图,对照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将核心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进行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区分,避免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适得其反,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出现与教学结果不符合的现状,因此,需要重点对概念图的详细环节进行区分。
五、概念图教学的不足和相应的措施
        首先,概念图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在教学实践中也会存在较多的问题,第一,概念图的绘制时间较长,当前,在人教版的高二生物教学中的内容比较多,而且繁杂,难度大、课时少,因此,在这种的情况下,不建议长期、高频次的采用概念图进行绘制,会导致大量教学时间的浪费,出现问题。[3]
        其次,概念图教学并不适合生物所有的教学,比如像常见的细菌与真菌、人类对细菌的利用、病毒等知识点更适合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开展教学,采用数字化与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便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采用枯燥乏味的概念图,则会让学生的兴趣减半,起不到助力教学的成果。[4]
        再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格、思维方式不同,因此,针对概念图的使用需要开展分层教学,将那些与教学点相结合,适合教学分层的学生开展教学,将更加的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5]
结语:概念图的具体使用与探析,还需要生物教师结合教学的主题以及教学的班级实际情况而定,避免错误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下降,因此,需要教师全方位的加以定夺和运用。
参考文献: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的教学设计.
[2]罗家祥.探索高中生物“学案导学式”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0年Z5期
[3]还胜元.实践探究体验感悟——概念图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95-96.
[4]周文秀.初中生物教学概念图的运用浅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65.
[5]刘晓慧.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图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7: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