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
重庆市九龙坡区华福小学校 40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进而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汉语语言在国际上的的应用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广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汉语是语文学科所要教授的重点内容,尤其是针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其读写能力的有效结合能够使他们的语文水平得以快速提升,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焦旭效果。在新课改内容的不断深化下,小学语文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都产生了较大的转变,从而保证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实施能够实现高效率、能够体现较高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应用方式。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读写结合;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在较为轻松、自由的阅读氛围中吸收到相关的语文知识,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写作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加以更好地表达出来。因此,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和写作这两大项内容。“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语文教师要立足于课本内容与知识,结合本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对学生的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兴趣爱好加以利用,进而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使其更好地融入语文的教学中来。
一、采用信息化技术,使语文教学呈动态性体现
现如今,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教学能够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帮助下开展与进行,多媒体也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科教学活动之中。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发展特征,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利用更多媒体可以使课堂的趣味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其鲜艳的色彩与动态视频的呈现能有效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完成对语言文字营造的场景的生动再现,利用对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进而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理解潜藏在语言文字的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思想内涵[1]。
如教师在讲述《圆明园的毁灭》的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将圆明园的修复照片和实际照片进行对比和相关影视作品的展示,来使学生对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有着更为明确的认知,同时了解到侵略者的野蛮行径,进而增强学生们对民族使命感,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保护文物的感情。
二、在阅读过程完成写作素材的积累工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锻炼与发展。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经常会出现故意留白的现象,作者并为交代清楚故事的结尾,语文课本中选择此类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留给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进而增强语文学习的思维性。学生在阅读课本内容的过程中,要对文章的前后内容进行仔细的阅读,才能在理清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思考。
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也要重视起这些留白文章的特殊性,引导学生对留白内容进行思考,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相关问题或应用布置小习作的方式,让学生对完成对故事内容的续写工作,进而提升学生们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与创造。
如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时,可让学生们设想当时的处境,烈士们在如何决绝的情况下选择了献身国家,献身于革命事业,并让学生发掘人物的特点,以他们崇高的品质为抓手,对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勇士们产生敬佩之情和怀有感恩之心,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可以利用这一素材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三、创设情境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大的年龄特征就是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同时有极强的胜负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起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以在一学周或学完一单元后,可以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使学生完成情景剧的表演活动,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课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角色与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经验在角色扮演中丰富起来,同时课堂氛围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自信心都能得到增强,有利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2]。
例如教师在讲完《猎人海力布》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发掘人物的特点,带着情感去扮演角色。让学生在学习民间故事的同时,也学会挖掘人物特点,实现共情,利用生动而形象的表演去呈现故事情节,让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得到增强。
四、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且能对实践产生反作用,在新课改内容下的教学活动,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还应该注重生活中相关经验的积累和对知识内容的灵活应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多多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加强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用在语文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来表述生活、抒发情感、完成交际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化场景的设置来强化学生的语言训练,这样使学生读写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还能达到教育回归生活的教学目的[3]。
结语
语文作为一种语言类学科,势必会涉及到读写方面的内容,读与写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阅读是实现写作的基础,写作使阅读的实际应用。“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方式必定会成为语文教学活动中被加以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基础,对文章的理解也加入了个人色彩,更适合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师玲春.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7(22):56.
[2] 钟福萍.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分析——以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09):23.
[3] 张娴.小学中高年级“读写结合”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教学之窗,2019(1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