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姗姗
福建莆田擢英中学 福建莆田 351100
摘要:教材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根基,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挖掘教材资源,注重教材的可利用性,合理使用、灵活处理,人充分发挥教材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效扎实学生的语文基础,促进语文学科综合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为例,结合语文学科实际教学情况,针对如何合理使用教材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部编版 初中语文 教材
引言: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通过深入分析部编版语文教材,探索其中所蕴含的多元化教育资源,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积极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重点关注初中学生的教学资源学习和课堂学习体验,从多个角度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成长和进步,让学生可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语文学习态度,让学生可以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最大化的体现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一、立足教材,促进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语文教材,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以及部编版语文教材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这一阶段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可以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自由地表达,有效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进取精神,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实现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中《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程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通过分析教材文本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努力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学习探究活动。比如语文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结合自身理解和把握,自主思考和讨论有关苏州园林的相关信息,充分活跃课堂上的和谐氛围,促使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从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可以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与此同时语文教师结合教材插图,为学生播放相关教学课件,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获取丰富多样的知识内容,进而最大的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1]
二、立足教材,强化人文素养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深入挖掘部编版语文教材内容,将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在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内涵,从而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此同时语文教师通过利用部编版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积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文化内涵,有效促进语文学科的传统文化渗透价值,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运用多样性的教学形式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使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育人价值以及文化育人功能进行有机结合,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进而实现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和发展。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中《傅雷家书》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程中语文教师立足于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有针对性的锻炼和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理解素养。比如这一文本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浓浓的父爱,重点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日常生活进行的有益引导,那么在本节课程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从读到再读,再从读到感,有效强化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促使学生可以在这一个过程中强化自身理解能力和素养传承能力,有效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和理解,让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可以得到质的提高。[2]
三、立足教材,促进资源拓展
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材不是教本,而是读本。非常明确指出了语文教材的应用价值。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立足教材,有目的、有目标的拓展语文学科教学资源,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促进学生语文学科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共同提高。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大自然的语言》以及《万紫千红的花》这些文本的教学为例,针对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这些科普类说明文,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内有关资源,以教材中所包含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切入点,有效引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学习活动中,全面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3]
四、结语
总而言之,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意识,要以教材为根本,不断地探索教材的合理使用方法,努力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自由探索,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冯善亮.“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变化与对策[J].课程教学研究.2019(18)
[2]刘丽坤.“统编本”初中语文新教材如何使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35).
[3]王家伦.陈宇.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四大系统的显著进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8).